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鲤城区着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部科工贸旅游文化现代名城

鲤城区着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中部科工贸旅游文化现代名城

日期:2004.12.06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鲤城区 海峡西岸 旅游文化 经济区 泉州湾 江海联动 旅游服务业 代名 老城区 经贸中心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鲤跃龙门舞东风 $$乘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强劲东风,走近蓝蓝的泉州湾,走进日新月异的泉州湾中心市区鲤城,那种“滨江发展、江海联动、一衣带水、做大泉州”的发展态势,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鲤城区积极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七届七次和泉州市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主动对接、融入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泉州湾滨海城市建设大局,以科学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执政能力的加强为保障,合理开发利用滨江资源,努力推进“江海联动”的发展局面,倾力打造中心城市特色经济板块,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科工贸旅游文化现代名城建设,做大做强做优泉州湾都市圈的中心城区。通过积极发挥中心城区的先行先导、枢纽连接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湾滨海城市多作贡献。今年1至11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59亿元,同比增长34%;出口交货值40.58亿元,同比增长7.3%;财政总收入5.9亿元,同比增长20.1%;合同利用外资8318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66.4%;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00.3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114元,同比增长8.5%。 $$$F加快产业集聚 倾力打造特色经济板块$E $$在江海联动开发建设中,鲤城区坚持以开发利用滨江资源、发展滨江经济为龙头,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为基础,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港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辐射为重点,坚持“五个并举”,即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并举、现代商贸业与旅游服务业并举、滨江建设与融入沿海开发并举、繁荣古城与建设新区并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通过找准并突出鲤城优势,扶持、做大做强高新电子、现代商贸、旅游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借助主导产业的集聚和带动效应,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符合中心城市特点的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城市型产业集群,打造中心城市特色经济板块。 $$一是高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江南高新园区建设,抓紧建设泉州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泉州微波通信产业基地,创建“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高效益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以通信设备、卫星接收设备、交通运行保障设备、新型元器件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培植扶持省光微电子等14家高新技术企业及泽仕通等25家高新技术企业,建好5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努力把鲤城建成全省五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截至目前,全区已形成微波射频产业化基地、铁路通讯产品、电子安全产品生产基地等全国性生产基地,半导体致冷器件、独石电容器的市场占有量和科技含量均名列全国前茅。 $$二是现代商贸业产业集群。既巩固发展老城区特色专业街市,又加快培育江南新区市场体系,积极推动生产要素集散基地和泉州经贸中心建设,推动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组织发展,加速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一城两中心四街四市场”(即江南大型电子汽配城,江南商贸物流中心、江南泉州民生产品仓储批发中心,九一路电脑一条街、登峰汽车一条街、浮桥汽配市场一条街、北门旅游购物一条街,泉州旧货市场、旧车交易市场、水果水产市场、江南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不断加强商品市场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引导市场改造升级,不断提高市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旅游服务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独特优势,科学做好旅游规划,积极塑造集观光、旅游、休闲、购物、美食为一体的“魅力旅游城市”形象,推动文化、旅游与经济的结盟;以承办第六届泉州旅游节为契机,大力加强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推介,建设江滨五星级酒店、北门旅游购物街、闽台特产商贸城等旅游服务设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品牌,构筑江滨商业文化旅游繁荣带及古泉州观光购物文化旅游圈,推动福建三大旅游中心之一核心区的形成。 $$$F致力滨江发展 不断优化立体经济格局$E $$当前,鲤城区正致力滨江发展,深化江南新区5000亩起步区城中村的改造计划,配合市政府搞好桥南片区大型商住中心的改造建设,把整个沿江开发寓于承接泉州湾滨海城市建设之中,坚定迈向“泉州湾时代”,加速推进“沿江经济的发展促进沿海产业的开发、沿海产业的发展带动沿江经济的繁荣”良性循环,全方位推进江海联动,不断优化提升滨江经济、街市经济、社区经济、楼宇经济、山上经济的“立体经济”模式,努力形成以晋江母亲河为中轴、古城新区为双翼,以“工业立区、商贸兴区、旅游旺区、科教强区、环境活区”为工作思路,开创“双龙含珠跃龙门”的发展新格局。 $$放眼鲤城,一道道经济奇观,引人入胜: $$——滨江经济。鲤城区把江滨南北两岸的开发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推进,合理利用滨江资源,通过十里江滨长堤浮雕群、江滨北岸购物广场、江滨南北岸商住区、江滨五星级酒店、江滨休闲体育公园、排洪排涝工程、公交站以及防洪堤空厢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推进沿江开发。在推进江海联动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贸业、旅游服务业等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生态型产业项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沿江开发,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商贸物流的集聚提升。 $$——街市经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整合城市资源,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推进特色街市建设,提升三产比重;巩固提升老城区商贸中心地位,加快培育新区市场体系,积极推动生产要素集散基地和泉州经贸中心建设。抓好改造后的中山路、新门街、北门街、城南片区等专业街区繁荣,做好笋江大型商业中心、江滨购物广场等前期工作,以后花园“超市+集贸市场”的形式改造好龙宫、金山农贸市场。 $$——社区经济。完善社区城市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一社区一经济”,在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扶持社区发展家政、餐饮等服务业,积极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2003年,全区一半的街道办事处实现财政收入超亿元。 $$——楼宇经济。盘活闲置土地和资源,进行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加强城市建设资金积累;充分利用江南新区容积率高的特点,适当发展高层或小高层建筑,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和引导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及中介服务机构向区内集聚;把房地产业作为新区城市建设的启动器、重头戏来抓,鼓励多种所有制的房地产商到新区开发建设中唱大戏、当主角。 $$——山上经济。对2万多亩山地进行综合开发,发展融旅游、观赏、品尝、购买为一体的现代观赏旅游农业;对紫帽山与乌石山景观区进行保护性开发,规划建设以开展自然山水、森林景观旅游为主,集休闲疗养、探险猎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多功能风景旅游区,构建大泉州中心城市的“后花园”。 $$$F完善城市功能 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E $$作为泉州湾都市圈的中心城区,鲤城区坚持走外延式城市扩张和内涵性城市拓展并举的道路,大力推进江南新区的“三化三转变”(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农业向工业的转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主动从三个方面完善城市功能。 $$从体量上做大中心城市规模。 $$——构建城市成长骨架。按照“新城区、新型工贸区、内外商投资区”三位一体的思路,继续完善新区28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的修编调整审批和城市形象设计,高标准组织实施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型工业园区、大型商贸设施、新型生活居住小区”五大工程,推动新区土地向集约化经营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小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增强城市发展活力。用足用活省、市给予“新区建设”灵活的政策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层次和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继续提升新区开发开放层次,努力建成“封闭管理、开放运营”的大开发区,促使民营资本充分流动;围绕创建“平安鲤城”目标,营造中心城市安定、祥和的创业环境。 $$——扩张城市人口规模。以城市户口入户门槛降低为契机,在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和就业等方面为企业专业人才和产业工人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尽可能地容纳城市外来人口,为城市发展聚集更多人气,吸纳更多人才。 $$从布局上区分、完善古城新区城市功能。老城区加快实施“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战略,发展极具传统优势的现代商贸业和旅游服务业,鼓励和引导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进驻老地区,建设泉州的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科技文化中心、人才信息中心。江南新区主建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化商贸业服务基地,努力建设鲤城新的行政服务中心、新型工业中心、现代经贸中心,建设泉州的“小浦东”。大力推进江滨南北两岸开发建设,积极构建古城新区繁荣带和软硬快速通道,推动古城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充分有序涌流。 $$从形象上尽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突出表现在:一是彰显名城文化。深度发掘鲤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文化底蕴,结合名城保护与开发建设,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文化、旅游、科技、教育等方面优势,加大对“南音、南戏、南少林、南建筑”等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力度,彰显鲤城融合中西、贯通古今的历史文化内涵,致力于提升融中原、古越、海洋文化于一体的大泉州文化精髓。二是做优城市环境。加大老城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路灯改造、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净、硬、绿、亮、美”五大城市工程,巩固和深化“三区并举、八城共建”(经济强区、教育强区、科技强区,全国文明城、卫生城、科技先进区、文化先进区、旅游城、环保模范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的创建活动。三是打造魅力鲤城。以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着眼提高中心城区的城市品位、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促进古城新区互动繁荣,打造城市品牌,树立城市形象,建设“魅力鲤城”。 $$$F融合两岸三地 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体系$E $$在构建外向带动的开放体系中,鲤城区积极发挥对台以及与香港、澳门关系密切的优势,扩大经贸、科技与文化交流合作,以交流促进发展、以交流促进统一。同时,坚持“本土经济”和“外来经济”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发展模式,用“本土经济”推动全民创业,用“外来经济”改善本地经济结构。 $$发挥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和闽南侨乡优势。进一步联络侨谊、争取侨心、维护侨益、运用侨资、发挥侨力,在高新电子产业园区建设“台湾学者(泉州)创业园”(首期建设用地1160亩,计划三年内初具规模,引进台湾专家学者50~80名,入园企业35~50家,预期投资8~10亿元,年创产值20~30亿元),广泛吸引台湾专家、学者入园创业,主动承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台湾第三波产业和技术转移;在新门街建设闽台特产商贸城,打造闽南地区特产对台、对外交流的集散交易中心;以源远流长的人文、血缘关系为纽带,活跃鲤台科技、教育、体育、戏曲等领域交往,开展寻根谒祖等民俗文化活动,糅合发展同源、同根、一水之隔的鲤台海洋文化。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找准鲤城正在培育的高新电子信息、现代商贸、现代旅游服务和汽车汽配、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链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联动”的办法,引导和帮助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贸易洽谈会、商品展销会,帮助更多企业进入跨国零售集团国际营销网络,进一步拓宽对内、对外联接通道,扩大鲤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招商积极性,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特殊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加强招商,通过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新型招商方式,提升外资利用规模和质量;加强对招商项目的策划和推介,举办好第六届泉州旅游节期间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好赴美、日、欧盟等国家的招商考察活动,力争在利用发达国家外资上有新突破。 $$营造对外开放良好环境。严格落实上级优惠政策和《鲤城区关于扶持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措施》,完善外经贸通报、激励和预警机制,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加大对出口超百万美元重点企业的服务和扶持力度;充分把握国家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的有利时机,抓好进出口经营权报批工作,鼓励和引导更多内资企业进入外贸领域,壮大外贸出口的经营主体队伍。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