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西建设的最亮点:福建省政府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1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实验区 政府发展 海西建设 副主任 福建省 海峡西岸经济区 区域合作 合作建设
描述:2011年3月,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设立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发展绿色能源大势所趋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0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描述: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日益紧张、生态环境恶化,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拓绿色能源发展道路,并把项目和理念带到此次绿色能源论坛上,冀望寻求合作空间。那么,绿色能源发展前景如何?福建的新能源又有哪些投资机会?本刊记者带着问题在论坛现场对部分与会代表进行了采访。 国际市场巨大 伴随低碳经济深入人心,新能源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由此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据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统计,2009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8亿千瓦,同比增长31%;全球核电在建装机容量超过6000万千瓦。 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在论坛开幕致辞中就指出,地球是全世界共同的,因此发展绿色能源也是全球一体化的,这为各国间新能源的开发合作奠定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去年的国际绿色能源展览会上,绿色能源项目成果交易金额达到13亿美元。而且一些项目已经落地开花,比如LNG公交车如今已经跑遍了福州城区的各个角落。”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建分会会长赵林如用数据和实例表达对叶双瑜副省长的赞同。今年的论坛吸引了来自瑞典、乌克兰、约旦等国家的价值高达45亿美元的19个合作项目。 3月,欧盟委员会制订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20%和太阳能发电12%的目标,并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能源开发。因此,德国和法国分别带来了生态农业投资开发、生物质能技术合作等项目。还有乌克兰和约旦代表团也积极寻求合作机会,与中国企业共同开发风能、太阳能技术和设备。此外,中国中能华展集团、天津市明熙科技有限公司与乌克兰可再生能源研究所就太阳能综合应用经济技术的4个不同方面签署了投资薏向书。 赵林如还说,新能源技术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新生力量,市场潜力巨大,从现在起到2030年,全球每年至少投资5150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 长期成为投资热点 根据国际能源署对2000~ 2030年国际电力需求的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许多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有些至今还未完全恢复,但作为国民经济巨大的供给产业链能源产业却保持稳定发展势头,这是新能源发展的大好机遇。”赵林如表示,传统产业的过剩格局难以改变,在全球经济尚未完全稳定的背景之下,绿色能源领域的产业投资将是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突破口。 新能源投资属于新兴的投资领域,加速成长的市场为投资者创造了—个充满丰厚利润的的投资机会。在新兴产业风向标的纳斯达克市场,新能源指数近两年一直位居第一。2009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30%,超过所有行业的投资增长幅度。 除了大家熟知的风能、太阳能外,一些新型绿色能源,垃圾能、生物质能等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法国兴业公司驻华首席代表薛兴民在会上表示,2010年,中国能够从禽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原料中获取的生物质能相当于10亿吨原煤的能量,而法国拥有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如果能把中国的资源和法国的技术结合,生物质能的发展将向前迈出一大步。 在面对国内外对绿色能源投资持续走高的市场环境下,有专家建议,国内成立时间比较早的新能源企业要考虑自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提升发展速度和市场适应能力。从世界资源储备来看,未来30年里,绿色能源都将是一个热门的投资行业。 福建的投资优势明显 福建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目前,福建省新能源产业年产值已超300亿元。 为加快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福建省把新能源列入14个重点调整和振兴的产业,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政府投资、企业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赵林如告诉记者,根据3年振兴方案,福建省新能源产业将以年均增长38%的高速度发展,在光伏、光热、先进核能及应用、风电、生物能源、新型环保电池等重点领域建成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和特色产业基地。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实施,闽台间不断深入的经贸往来在新能源产业的合作方面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在能源的开发上,能源输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台湾本岛距离福建最近只有162海里,地缘优势为建立两岸能源共同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赵林如表示,希望通过绿色能源大会的召开,展示福建在新能源开发上的优势,与各国增强宽领域、多方面的合作。
ECFA时代,福建竞争力何在?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0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描述:建设的关键期,那么,现阶段则是关键期中的关键。” 以福建为主的海西区域历史基础薄弱,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甚至有学者认为, “海西仅软硬件方面,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区至少十年。”有专家对海西的前景表示担忧, “如不能在短期内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增长极,带动整体区域的发展,将会错失发展机遇。” 那么,海西的发展机遇在哪里?福建如何结合对台资源,打造自己的区域竞争力? 闽台合作,如何合作 “对台产业对接先考虑协同性。”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所所长石正方表示。 在她看来,福、厦、泉等中心城市经济特色优势不显著,对台主导产业同为信息、机械、石化,虽在产业细分方面有所区隔,但尚不能充分体现各城市区块的特色优势,竞争性大于协同性,必将造成福建在对台产业对接方面“内耗性竞争”,折损闽台产业合作整体效益。 福建对台产业深度对接应充分考虑协同性,一方面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业,另一方面在地理布局上也要科学合理安排,如闽台汽车产业的对接应因势利导,使之在福州地区实现集群;文化创意、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应鼓励向厦门地区集中,以促进厦门总部经济的发育形成。如此,将有利于提升产业的规模效应与集群创新效应,从而提升海西区域整体竞争力。 台湾经济研究院大陆所辅佐研究员欧宜佩则认为,从两岸整体产业的未来发展,以及对台湾的影响加以考量,两岸更应加强新兴产业合作。他把闽台的重点合作产业项目锁定在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国际物流、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 “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发展产业,而较少在福建展开。没有既存利益者体系存在,能够降低两岸协商合作的阻碍,强化两岸合作项目的成功机会。” 平潭之争 作为福建省先行先试的重要载体,平潭被视为海西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这个位于福建外海的岛屿群,主岛面积271平方公里,距福州市70公里、距台湾新竹港126公里,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区域。 但厦大台研院经济所所长石正方提出,平潭立意虽好,但就其发展而言,却难以在短期内收到预期的实效。平潭虽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但腹地面积太小,且又没有工业基础实力, “因此福建不能因为拥有了平潭,而忽略了原本发展良好且是在短期之内台湾人愿意前往的厦门、泉帅吸福州等地。”在她看来,开发平潭的同时,不妨同时推进基础雄厚的闽南地区对台综合实验区建设。 台湾竞争力论坛执行长谢明辉早在2002年就提出“建厦金特区”的概念。虽后有平潭岛开发呼声不断,海西建设有了新内容,但谢明辉认为, “厦金特区”乃至闽南城市群短期内仍比平潭更具吸引力。 “即便以平潭作为两岸结合的试验点是很好的概念,但如何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才是最关键的部分。平潭现在最大的发展瓶颈,乃基础建设不足,尚待大力改善,并且专供未来发展所需之油、水、电仍须扩大规模,以及未来支撑发展所需之产业尚未形成,因此亟需引进,而城市发展的人口结构,无论质与量更需要全方位的调整。” 专家认为,因为历史原因,相对沿海其它区域福建发展较落后,且经济规模明显逊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区。而台商遍布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其基础均稳固且雄厚。因此,谢明辉认为, “在未来,海西经济区若无特殊的优惠政策,很难再有大规模的台商板块移动。” ECFA,福建的机会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是两岸经济交流逐步实现正常化后,两岸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的启动。 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吴伯雄,在日前出席第六届“两岸经贸论坛文化”时对此信心满满。吴伯雄比喻说,ECFA是台湾经济发展的维他命,是让台湾能够与区域经济衔接的一座桥梁。而此区域经济,以福建为首的海西经济区优势明显。 “ECFA较WTO来说,条件更加优惠,准入门槛更低,因此ECFA是超WTO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表示。ECFA是两岸之间关于经贸合作与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框架协定,双方在此框架下还要分别进行两岸贸易协定与投资协定的商签。 “在此过程中,海西可在某些领域进行先期探索和实施。如在设立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以及台湾服务业市场准入等方面争取中央更多的政策支持,积极试行两岸金融机构设置及信贷、汇兑、结算的开放,放宽汇率、税率、利率限制。” 谢明辉也认为,就近期广受两岸人民关注的ECFA签定问题来说,海西较大陆其它区域更占优势,海两的先试先行策略有可能取得先机。他表示,海西并非台湾唯一的合作伙伴:台湾经济因属多元化与多层次化样态,是以对外经贸合作,必采“多伙伴同步进行”模式,而不会是—味独沽海西。“透过这次机会,海西可能取得台商第三次西进板块移动的机会,并与台湾密切结合在—起,便会使得海西蜕变成海峡经济圈。”
首届海西投资者论坛“平潭机会”主题演讲回顾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1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描述: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验,着力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全方位开放,着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 在发展目标上,到2015年,加快开发开放的基础条件基本完备;高端产业发展迈出步伐,新兴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开放开发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对台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 到2020年,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成为福建的新增长区域;与台湾地区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基本实现,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初步建成。
新CBD优势尽显
作者: 魏巍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1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关键词: CBD 中央商务区 优势 城市规划 闽江 金融
描述:业迫切需要新的商務办公场所。同时,福州也正向着“东扩南进,沿海向江”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福州海峡金融商務区、闽江北岸中央商務区两大新城市中心应运而生。 政策支持,新商務区机会涌现 自国務院正式出台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发展海西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福州对台优势的凸显,福外I城市也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优化福州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写字楼聚集区以迎合城市扩张的发展需要,海峡金融商務区和闽江北岸CBD被正式推上台前,成为了福州新城市规划的重要“两翼”,伴随着福州“东扩南进”的发展脚步,两大新商務中心区将成为辐射海西的重要金融中心。 福建房地产专家刘福泉表示,自海西政策出台,尤其是在两岸三通后,福州的人流量将加大,商业会更加兴盛,人流、物流、资金流会支持福州向周边地区扩展。
福州写字楼市场供需失衡
作者: 陈宏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1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描述:总部的首选,写字楼市场租赁开始活跃。以2009年为例,1-10月份福州市仅鼓楼区就新增楼宇企业1490家(只包括注册资金在50万元以上的服务类企业,不含入驻软件园的企业),实现楼宇对接面积22.7万
“闽商特色产业巡礼”系列报道3 借力台湾福建打造石化强省
作者: 吕甜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关键词: 石化产业 福建省 系列报道 特色产业 海峡西岸经济区 闽商 台湾 “十二五”
描述: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展石化产业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依托。从一个不产原油的省份,到石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一跨越发展,正展现出福建日新月异的变化与经济的腾飞。
政策东风吹开海洋经济蓝图
作者: 吕甜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关键词: 海洋经济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 海峡西岸经济区 经济试验区 政策 浙江舟山 开发能力 海洋资源
描述: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日前,国务院又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该规划是继山东、浙江、广东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以及浙江舟山成为海洋经济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海洋经济“第五区”;同时,以此为依据制定的《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也获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
金融助力八闽经济腾飞的“样本”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金融 样本 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建设银行 福建分行 满足需求 筹措资金
描述:去年2月22日,福建省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签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金融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多来,建行福建分行通过多渠道、多方式为省内客户累计筹措资金满足需求达3867亿元。
创新融资渠道助力小企业服务海西建设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2011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地方性) - 期刊
描述:省分行(以下简称“建行福建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建设银行总行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拓宽发展思路,创新融资渠道,提高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有力地支持了我省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样,他和德化另外两家阿里巴巴网商,依靠“网络诚信度”一同获得了建行台计300万元的“e贷通”联贷联保贷款。 德化县以陶瓷闻名天下。在德化县内仅从事陶瓷行业的小企业就有1000多家,他们创造了全县6s%以上的工业产值,但由于资产规模不够大等问题,大部份小企业以往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融资难”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这些小企业,而他们又最需要资金“搭桥铺路”、“强身健体”。像吴少华创办的这家陶瓷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吃紧的问题也让这位年轻的企业家颇感头疼。
上页 1 2 3 ... 6 7 8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