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国地方性公共产品供给法律制度研究:以社会治理方式转型为背景
作者: 王艳阳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公共产品 社区 社会治理 政府职能转型 需求 供给
描述:公共产品则是宪政价值的具体结合点和载体。向社会成员平等供给公共产品是政府最主要职能,政府如何供给公共产品问题的本质是在国家与社会间的利益如何配置,国家如何实现社会功能的问题。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公民授权,政府的财政来源于公民纳税,政府应根据公民授权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这也意味着,政府对社会的控制能力与政府的供给的公共产品是否符合社会成员的需求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政府能否按照社会成员需求提供公共产品不仅是实行有效的社会治理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回答政府职能应如何转型,社会治理应如何实现,本文选择从社区切入,以地方公共产品作为客体,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产品法律制度为主线,对公共产品法律制度的一般原理、制度变迁背景、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公共产品法律制度的偏失以及变迁走向逐一予以研究。将地方公共产品作为承载体和着手点来研究公共产品法律制度是基于以下的考量:其一,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最突出和公共产品供给最主要活动场域在社区。其二,我国公共产品的最主要种类和最主要数量是地方性公共产品。其三,公共产品供给的最主要渠道是地方供给。其四,政府职能转型和试错的最基本单元是地方基层,这决定了基层势将产生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制度实践,探索和创新,也是大量的非正式制度的软法存在边际效应积累的地方,其为正式法律的修缮和补充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变迁动力和规律发现。具体而言,本文认为,要建构富有效益的公共产品法律制度,必须回答如何使社会成员的公共产品需求与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产生契合,从而实现社会成员的发展权?循此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一是社会转型与公共产品的关系这个土壤问题。我国社会矛盾的演变促生了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社会治理方式从社会治理单位化逐渐转为社会治理社区化。实现社会治理社区化的现实路径是将地方政府主要经济职能转变为供给地方性公共产品,这不仅能重塑政府权威,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还有利于社会成员较为便利地表达公共产品需求。二是社会成员的需求与公共产品的关系问题。只有回应着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集体需求的法律才是供给有效的公共产品法律,因此实现发展权的第一步骤是无偏差地掌握社会成员需求。社会的转型推动着社会成员需求的转变。我国阶层分化使得公共产品需求主体大致可分为城市非正规经济从业人员、城市正规经济从业人员及农业人员三类主体。不同的社会主体对公共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三是以政府为主的供给主体如何组织生产供给的问题,这是实现发展权的第二步骤和关键步骤。回应需求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逐渐走入了多主体供给的理论框架和制度实践。基层社区有着多元化的供给主体,通过社会治理转型打造了衔接需求与供给的决策平台,又通过多元治理构造了社会成员参与决策机制的进阶系统,促成社会成员的需求表达、集体消费单位的决策评估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反馈。四是考察了以四川省德阳市为主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我国各地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探索是与制度环境相适应并互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在自上而下的“非正式制度”试错中,为“正式法律”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五是公共产品法律的偏失与变迁走向问题。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法律体系存在偏失,法律框架化无法为行政执法提供明晰依据,司法裁判又由于证明问题难以形成追责。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发挥公共产品法律体系的功能,一是从有利于执法的角度捋顺现有公共产品法律体系,减少公共产品法律的部门冲突,同时增强公共产品法律的内部激励,建立执法的良性机制。二是拓展公共产品纠纷的司法途径,在特定主体受损场合,适用父爱主义增强个体诉讼能力,而在不特定主体受损的情形,适用父爱主义建立多元化公益诉讼。
财政分权与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作者: 孙静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公共产品 财政支出 转移支付
描述:的有效性,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30多年来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就业、医疗、社保等民生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重在这方面的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能否有效供给。本文旨在财政分权体制背景下研究中国转型过程中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随着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完成,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也沿着“分税制”的思想逐步完善,形成了地方各级政府有自主收入的同时肩负财政支出责任的财政模式。财政分权体制对我国发展的利好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仍处于动态完善过程中,各地居民既不能充分显示自我的需求偏好,地方政府也不能充分体现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且现行体制缺乏对地方各级政府有效供给地方公共产品的财政激励,导致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弊端,例如供给总量迅速上升但供给结构严重扭曲,重经济发展轻民生建设的现象普遍存在,东中西部供给水平严重失衡,城乡间供给差距不断拉大等问题。本文以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公共品供给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税制以来的财政数据,具体分析探讨地方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公共品在供给总量和结构及区域间分配上存在问题,继而从外部环境、财政激励和体制设计等方面对现有的财政分权体制在地方公共产品供给上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研究,再结合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制约因素和分析结论提出了改善我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建议。
高速铁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作者: 赵庆国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铁产业 自主创新 政策建议 管制放松
描述:网规划》的颁布,我国高速铁路在短短的几年间取得了迅猛发展。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列车通车运营,标志着中国铁路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高铁客运专线达到9356公里,超过了世界
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的风险原因研究:中国的经验及其对财政联邦主义理论的意义
作者: 周杰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央与地方 事权划分 风险 激励
描述:自来水、城市供暖和垃圾处理等基础公共设施:如果地方公共产品会产生跨地区的外部效应和经济效应,则应由尽可能低的一级政府负责将外部效应内部化。本文把此种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原则简称为“效率原则”。然而,我们发现,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上明显偏离了“效率原则”本文认为,导致中国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上偏离“效率原则”的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需要降低自身承担的政治风险。这种政治风险分两类:第一类是财政风险。财政风险是指,在中国.由于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地区代理人,其行为最终由中央政府负责,因此,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如修建地铁等)上的投资风险最终也由中央政府承担。一旦地方政府出现财政危机.中央政府将被迫以增加对地方公共项目贷款或核销地方债务等方式,救援地方政府。其结果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威胁到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为了避免这一不利情况的发生,中央政府将在涉及大规模投资、且投资风险较高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上,实行集中控制,即此类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虽然由地方政府承担,但是决策权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形成所谓地方公共项目的中央审批制。第二类是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在政府的行政事务中,因有一部分事务容易引发与民众的冲突,或者,容易出现责任事故,从而激起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抗议,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政府领导人的政治前途。此种社会风险也存在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如食品安全监管)。据此,本文认为,一项公共产品的“社会风险”越大,无论其为全国性公共产品还是地方公共产品,中央政府越可能要求地方政府承担供给责任,即在此项公共产品供给上地分权程度越高。本文将通过研究中国的典型案例,以及建立理论模型,论证上述两类政治风险如何导致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偏离“效率原则”。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在承担不同性质的事权时,中央政府对地方官员的激励安排。我们发现,中国地方政府主要承担了两类任务:一是提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满足地区民众需求的地方公共产品:二是承担高“社会风险”的公共产品的供给责任。如何使得地方官员有积极性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是中央政府需要考虑的激励问题。本文认为,引入行政问责制及被问责官员事后复出这一安排,是中央政府为解决此问题所采用的激励机制。一方面,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或民众强烈不满的事件,通过问责相关官员,以达到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对于被处理的官员,事后通过一定程序复出,为官员提供一种“保险”机制,从而增强官员的努力程度。最后,本文也讨论了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问题研究
作者: 张佳佳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地方公债 分税制 试点
描述:在履行其职能时需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保证,而举债权则是地方政府财权应有的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的收支不平衡趋势在不断扩大,地方政府已到了严重的收不抵支的境地。本文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状况不容乐观,地方政府债务普遍存在举债主体多样,融资渠道混乱等问题,因此运用正规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更具有优势,更适合作为地方政府融资的主渠道。发行地方公债为地方政府融资是世界发展潮流和趋势。美日两国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发展地方公债市场提供借鉴。经分析,在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融资管理方面,同为单一制国家的日本模式值得借鉴。在地方债的市场管理模式方面,已具备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市场化管理体系的美国模式值得借鉴。中国目前继中央代发地方债模式之后,又在完善地方公债制度的道路上有了重大举措,即允许四省(市)自行发债。与国债转贷地方和中央代发地方债模式相比,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市场化程度较高,信息披露意识较强,能有效的推动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资金用途的透明化。但是,在看到地方债发行试点的诸多优势之后,仍需清醒的看到,此次试点只是介于中央代发地方债和完全自主发债之间的过渡模式。根据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现状,试点的推广仍存在较大的风险,故不会进行太快的推广。针对现阶段我国发展地方债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建议我国应从建立完备的地方公债制度,不断推进地方债融资的配套改革两方面采取具体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地方公债市场的发展。
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作者: 赵晔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公共产品 激励机制 公共利益
描述: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尽管提出分权理论的最初目的在于提高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以便更为准确的掌握居民的偏好需求。但实行财政分权改革只是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此外,其产生的正面作用也会根据具体社会环境的改变发生变化,财政分权并非一劳永逸之举。我国的财政体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发生了从形式微调到实质转化的一系列制度变迁,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财政分权体制。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财政分权和经典财政分权理论之间的差异(第二章及第三章);二是促进政府官员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激励机制(第三章);三是现有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第四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我国地方公共产品受财政分权的影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受到制度的约束。以分税制为代表的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增加了事权范围。与此同时分离的财政激励和政治激励导致公共产品种类易受地方政府官员意志的影响,带来直接后果即:第二,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扭曲。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地方公共产品如教育文化、社会保障供给水平较低,质量较差,而能够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快速推进作用的经济建设支出规模偏大,供给过剩。各类不同性质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发展。鉴于上述问题本文建议应从完善分税制体制深化财政分权改革、保障公民民主权益,提升民众话语权出发以提高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 朱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举债权 地方政府债券 财政
描述: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应该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还不能发行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券,研究我国是否应该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以及发行的相关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以及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降低财政风险,都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法律意义和相关法律问题上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法律意义上进行阐述,通过对人权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论述了发行地方政府公债的必要性。然后,从宪政和财政两方面说明了地方政府公债的法律性质。之后从是否应该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的问题开始论述了我国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的必要性。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地方政府公债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法律制度的完善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土地财政”分析
作者: 刘芹芹 来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收支 地方政府行为 风险防范
描述:的重视,并应采取措施积极防范。全文共分为5章。第1章绪论,主要是阐述写作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说明。第2章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主要分析“土地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现状,对“土地财政”收入(主要
基于民生视角的三峡库区地方财政职能转变研究:以重庆市F区为例
作者: 朱灵杰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方财政 职能转变 民生财政
描述: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财政的民生投入规模不断扩大,范围不断拓展,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合理的政府职能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而地方政府的职能往往都是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三峡库区作为我国较为特殊的区域,不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而且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移民搬迁也给库区带来了诸多的民生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三峡库区区县基于民生视角的地方财政职能转变,研究库区地方财政职能的履行具有现实性意义。由于地方财政支出基本反映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取得其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配。因此,本论文选取典型的三峡库区区县重庆市F区为例,以2007年以来的财政支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对地方财政职能转变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制约三峡库区区县地方财政职能向民生财政转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建设民生财政的对策建议。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第三部分叙述了三峡库区和重庆市F区概况以及F区财政职能转变历程。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重庆市F区财政支出变化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第五部分分析了制约F区财政职能向民生财政转变的因素。在对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找出推进三峡库区地方财政建立民生财政的政策建议。
新型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
作者: 刘楠楠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型社区 新型社区公共产品 需求表达 有效供给“互联 互补 互动”机制 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
描述:基础。1.对“新型社区”的重新诠释。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传统的社区划分方式已不能完全函括现代社区建设发展的新局面和新特点,同时国家也未出台统筹规划安排,各地区依据实际发展需要自行创建,模式不一。本文根据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