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统计年鉴(全国性)(1)
按年份分组
2012 (1)
按来源分组
江西财经大学(1)
相关搜索词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研究
作者: 郑丽莎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风险防范 银行蓝鲸
描述:品,实际占用资金量达16.49万亿元人民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爆发性增长,为商业银行聚集了大量的放贷与投资资金,使得商业银行仅依赖“存贷差”一项业务即可轻松获得近万亿元净利润,形成了“银行蓝鲸”现象。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防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在借鉴国外同行经验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招商银行1995年推出以客户为中心,集本、外币且定活两便利存款以及代理收付功能为一体的“一卡通”业务,被视为是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最早期银行理财业务。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取得骄人业绩。2011年,1170家上市公司中有318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将同比下滑;873只基金亏损5004亿元;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为1.43万亿元,较2010年同比下降1.3%;唯有商业银行一枝独秀。全国111家银行发行了19176款个人理财产品,轻松获得近万亿元净利润(银行业2011年净赚利润10412亿元,按银行利差为70%计算),取得了数量与金额的双丰收。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井喷式增长的背后,存在商业银行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低、理财产品品种单一、对投资者资格审查过于形式化、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大多缺乏风险控制等问题,也深藏“银行蓝鲸”隐忧。“银行蓝鲸”现象可能诱发以下新风险:第一,形成现代版的银行垄断。目前我国畅销的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等于预期收益率均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导致国民的大量资金流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将可能遭遇资金断流风险。第二,“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准则受到严峻挑战。股市是检验个人应对投资风险能力的标准市场。“金融蓝鲸”破坏了“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准则,股市将可能面临长期萎缩风险。第三,不利于国民个人风险意识的培养。“银行蓝鲸”现象的出现,使得公众资金大多流向银行理财产品,而不愿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分散私人风险,国家面临财政负担加重风险。此外,受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银行外部原因影响及目标客户不明确与产品同质化、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与管理手段落后等内部原因影响,致使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国外理财业务一样,面临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加大等问题。消除“银行蓝鲸”隐患、强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优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资产组合,以降低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第二,完善商业银行其他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对从业人员操作风险的管控力度,有效规避银行经营风险和其他各类风险。第三,学习境外银行的经验,树立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客户利益开展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创新。在正式销售理财产品前对客户进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承受能力测试,向客户提供适销对路的个人理财产品,消除银行声誉风险。第四,学习美国联行经验,激励银行各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尽力为创新个人理财产品服务,促使全行各部门都能够围绕客户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理念而高效工作。加强员工理财业务职业培训,提升客户经理的服务水平,引进部分高级投资人才,为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员素质的保证。最后,通过完善理财资金再度入市的法律规范、实施混合交易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和监管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措施,规范商业银行投资理财外部环境,达到全面管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目标。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