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选择性偏差问题研究
作者: 陈辉云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8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 选择性偏差 可持续发展
描述:权化改革的逐渐深入,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供给的。地方公共品在公共品供给问题中占有很大比例,因而对公共品供给的研究与考察,其重点必然要放在地方公共品上。 目前为止,国内关于公共品理论的研究有了相当的深度,但是国内对公共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几个大的方面,如公共品的供给方式、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等,对地方公共品的供给研究也主要限于对供给机制的研究,很多比较细化的方面研究较为欠缺,如如何激励地方政府提供更有效的公共品、政府在私人供给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公共品供给的竞争性、激励公共品自愿供给的途径等,这就存在了继续研究的空间。 本文结合公共产品理论在探讨地方公共品内涵及有效提供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结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区别于以往理论上严格的公共品分类标准,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对地方公共品作了新的分类,即经济社会发展必需品、可持续发展类公共品、政绩类公共品,把普遍存在的政绩工程从一般公共品中拿出来,单独作为一类公共品进行分析。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和计算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与分析以及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地方公共品在供给中出现了系统性的“厚此薄彼”结构失衡问题,即地方政府对公共品的供给存在“选择性偏差”问题。进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政府供给公共品的角度提出优化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建议。 本文的主体由四章,另有一个导论。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地方公共品的原因,并对西方地方公共品理论以及我国学者对地方公共品的主要研究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理解本文的研究视角和架构作铺垫。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地方公共品的界定、分类以及我国地方公共品有效提供机制,这是全文分析的基础。根据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地方公共品可分为三大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需公共品、可持续发展类公共品、政绩类公共品。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是经济学界研究争论的重点,本章先对公共品私人提供和公共提供作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公共品提供机制的路径依赖以及我国民间资本还不够强大的多种因素决定了目前我国公共品由政府提供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结合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和我国目前实际国情,分析得出地方政府供给地方公共品优于中央政府供给。 第二章详细分析了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现状。通过运用大量数据、事实分析比较了上述三种类型公共品的供给情况,认为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和供给过量问题并存——行政管理支出过高,而社会管理服务与社会管理产品却存在低效与缺位情况;科教文卫事业、基础设施类公共品、可持续发展类公共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政绩类公共品供给严重过量。我国地方公共品在供给中出现了系统性的“厚此薄彼”结构失衡,即地方政府对公共品的供给存在选择性偏差问题。接着从我国劳动力流动型、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地方政府财力及其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公共品供给选择性偏差的原因。 第三章分析西方国家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着重于西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服务理念。首先依次介绍了美、英、日、法四国城市财政的基本职能,虽然各国城市政府的具体事权也有所差异,但大体上均主要包含经营管理城市公共设施、提供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控制城市的发展建设等三方面的内容。显然,西方国家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责,基本上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社会经济顺利运行的需要而形成的,其主要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经济机制的不足。而西方国家提供公共品的理念主要是新公共管理运动带来的顾客第一主义和绩效取向,都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基础优化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的思路。要解决地方公共品供给的选择性偏差问题,提高地方公共品供给质量,就要从上述影响因素入手,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增强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创新制度设计,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机制,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的公共品由供给不足转为供给充分,让供给过量的政绩类公共品转为供给适度,符合人们的需求,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针对公共品供给质量问题,则要从政府供给公共品的理念及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着手。此外,公共品供给的主体多元化是公共物品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政府应予以支持鼓励。
地方公共品供给的理论研究
作者: 闫威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2004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公共品 地方政府 选择性偏差 成本软约束
描述:服务大多 是由地方政府供给的。因此,在此种宏观背景下研究地方公共品供给相关问题, 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传统的公共品理论研究重在提出实现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帕累托条件,如萨缪 尔森规则及其扩展形式。但对地方公共品来说,由于其本身具有的地域性、地方 政府的多样性以及各种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性,仅仅从规范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 就显得过于单薄了。近现代的理论发展表明,对地方公共品的理论研究,大多是 围绕各种不同假设下地方公共品是否供给不足这个实证问题展开的。本文在理论 上的贡献,也是创新点之一,就在于从总体上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把握,发展出 一个包含流动性、税收竞争等因素的新古典一般均衡模型,不仅从理论上说明地 方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且通过修正流动性等有关前提假设,阐明要素流动 性和政府间竞争对于克服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意义。 本文对中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现状的考察表明,中国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公共 品时具有系统的选择性偏差,即对某些地方公共品供给过度,而对另一些地方公 共品则供给不足。这种并非总量不足、而是结构失衡的特殊现象,通过新古典模 型方法是很难作出解释的。因此,作为本文主要创新点,我们将地方公共品分为 易于传递政绩信息的显性地方公共品(如开发区、城市广场等)与周期长、收效 慢、“百年树人”型的隐性地方公共品(如教育、医疗等),并摒弃了新古典模型 中关于“善良”政府的假设,转而在中国特殊国情背景下重新考察地方政府官员 的行为目标与约束机制。主要观点为:以中央和上级为中心的目标函数以及以政 绩为主要标准的干部考核机制,促使地方政府(官员)更加偏好于供给显性地方 公共品,从而出现地方公共品供给中的选择性偏差。 一个很明显的逻辑问题是,对显性地方公共品的供给是需要花费巨额成本的, 就算是各地方政府都有激励大量供给显性公共品(如“大干”、“快上”各种政绩 工程),但受到自身财力与预算的约束,这种现象理应不是一种全国性的普遍现象, I
论优化我国地方公共品供给结构的财政对策
作者: 韩宗保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期刊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地方公共品 基本公共服务
描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