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国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析
作者: 雷静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年份:2014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格兰杰因果检验 挤出效应 总需求
描述:进和稳定经济的工具。而国债在我国的历史并不悠久,在1950年,我国首次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在1954年到1958年间,又发行了“国家建设公债”。但是之后的年度里,我国处于无国债时期。直到1981年,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才又重新开始发行国债,此时的国债只是作为弥补财政收入的手段,它的作用并未被积极看待。随着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需求,货币信贷等急剧扩张,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此时出现了严重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现象。1993年之后,我国陆续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预算法》来约束央行的透支行为,规定财政赤字不得通过货币发行来弥补,国债发行额也随之攀升。据统计,从1998年到2007年这10年间,我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1000亿元。这些国债的投入方向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创新,科教文卫等领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受此影响,出现了衰退。为了重振经济,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投入四万亿救市。这部分资金除了来自中央和地方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外,还有就是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的。但是这样大规模的国债增长也引起了学术界关于国债额度管理以及可持续性的关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术界以及决策部门开始关心以下问题:国债是否会引发财政风险;国债的发行对利率的影响是怎样的,会不会出现对民间消费与投资的挤出效应;当期的国债额度是否会成为后代人的负担;国债的使用到底对经济的影响是怎样的?是促进其发展还是抑制了它的发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理论与实务界悉心研究,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国债问题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首先,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公共财政的作用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市场自身存在失灵的可能,而财政的职能就是弥补市场的失灵。由于市场没有自行趋向经济持续稳定的机制,因此客观上需要政府的经济调节。而国家在行使职责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收入。如果政府职能不断扩大,那么对资金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增长的财政需求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增发货币或者发行国债。但是,税收的增长应该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尤其在经济衰退的时期,更没有增加税收的空间,如果是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赤字,又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赤字,只是转移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既不会使纳税人感到税收压力,也不会引起货币量的激增。在经济不景气时,通过国债聚集来的资金可以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工具,启动经济发展。在经济繁荣时,国债可以改变投入侧重点,作用于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既然国债成为了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那么通过研究国债对经济的效应以及作用机制,就可以为财政理论的进一步扩展和丰富提供依据,也为国债的管理政策提出建议。其次,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自从1981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财政开始出现赤字,政府开始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赤字。随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出现衰退,内需严重不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地抑制了经济的继续下滑,并且带动了经济的健康发展。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再次受到冲击,经济的萎靡急需政府使用积极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国债再次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国债对经济的效应将显示出重大的实际意义。这种意义又体现在,找到国债与经济之间的作用机制,指导国债的投向;弄清楚最佳国债规模,使国债的使用效率达到最高;以我国的实际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了解我国国债的现行状况,找到我国国债进一步改进的有效途径,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做出贡献。本文的研究思路大致是以“理论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进行的。首先在介绍国债概念的基础之上,区分了国债与公债之间的概念差别,并介绍了国债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说明国债和税收同为财政收入手段之间的不同。接下来,本文重点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分析,意图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找到国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间接关系,也为后文研究国债与经济增长因素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随后,本文研究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这种机制,目的是找到国债是怎样影响经济增长的,也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的结构框架如下:第一节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以及文本的创新与不足之处,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国债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第二节是国债概念的介绍以及国内外国债发展的历史。第三节是本文理论的核心部分,介绍了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别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财政支出理论的分析,国债发行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国债投入对经济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国债投入对经济的影响又具体分为对投资、消费、劳动力、技术、经济结构以及对税收的平滑作用来阐述。这样就达到了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效果,最终还原国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真正作用机制。第四节是本文的实证检验部分,通过建立GDP、投资、消费、人力资本以及国债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国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第五节本文的最后部分是政策建议,通过上文的分析,最后总结出笔者对于我国国债相关问题的建议。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实证检验部分没有做出国债对利率影响的分析。二是没有探讨国债的风险。针对我国国债目前的水平,本文没有深入研究我国国债是否存在财务风险。本文的写作方法为:一、理论研究结合实证研究。本文综合了财政学、金融学、经济增长等相关理论,并且使用了多项计量经济学方法,如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用我国的具体数据对国债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二、实证研究结合规范研究。本文实证研究得出了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的政策建议。三、比较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从国外国债理论的相关研究出发,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比研究了国债在中外两地的发展演变,吸收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与经验。
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不应依赖贷款解决
作者: 殷圣清 来源: 南方金融 年份:1987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流动资金 定额流动资金 专业银行 信贷资金管理 金融体制改革 实践证明 总需求 管理改革 贷款规模 三个层次
描述:真实原因,为金融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的舆论准备.1985年金融体制改革中颁布施行以“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为指导方针的《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虽然“方向正确、办法可行”,然而就其内容来看只是局限于金融系统内部对信贷资金的管理改革,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