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探析
作者: 张宇晟 来源: 海南金融 年份:2008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期刊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权利质押 制度安排
描述:。最后提供了相关的制度安排以消除理财产品出质的法律障碍和控制质押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希望能对理财产品持有人享受融资便利有所贡献。
康复服务的多元与复合制度安排
作者: 陈夏尧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2006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康复服务 多元复合 制度安排
描述:制度安排才能够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到达可操作层面,而不仅仅是政治口号?如何保证康复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康复服务的有效供给制度安排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对康复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物品理论和制度分析的角度,采取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并得出建立康复服务多元与复合制度安排之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结论。 首先,笔者从康复服务的物品属性出发,探究康复服务是“私益物品”还是“公益物品”?通过实证得出,康复服务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私益物品,是可以由公共融资、提供或生产的私益物品。通过公共融资、提供或生产,来解决私人有效需求不足或供给能力有限的问题,使残疾问题的外部性得以纠正,取得积极的外部效应。康复服务的这一公益性质是指对大家都有益的公益,是供给上的公益,而不是指不营利的公益。对这一特殊公益性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厘清概念,对康复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诚然,供给公益物品就成了康复服务的制度起点,康复服务由“私”转而为“公”。康复服务特殊公益性必须被充分正确认识。作为公共产品的康复服务,应由政府提供,政府支持康复服务的政策不能动摇。但康复服务并不都是纯粹的公共产品,而是具有层级和多样性的。有的康复服务是地方公共产品,有的具有私人物品性质。许多康复服务物品,具有公私混合性质,其生产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一些公益物品可以由私人生产,而只有在付了钱之后才能进行消费。例如,政府安排私人和非营利组织开展健康护理、卫生服务,就是私人生产。而且,一种公益物品尽管遵从于萨缪尔森建立的标准,但得到它的人也应符合政策所确立的标准:利益仅仅能分配给限定的群体或具有一定类型的人们。所谓具有价值的物品将会当场排除部分成员,因为他们不符合分配的资格与条件。换句话说,公共领域是一个混合体,涉及公共与私人,其中的一些公益物品往往需要通过付费的形式或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被定额定量地分配。 对于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传统上有市场和政府两个主体提供。市场和政府干预作为资源配置的两大手段在康复服务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市场机制下,康复服务存在无市场、外部性、交易成本高、不确定性和短视计划等市场在有效配置资源上的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借口,而政府干预不当,并不能切实解决问题,反而会因为政策执行的亏空而降低政府的效率和威信。因此,单纯的市场与政府二元化取向已经不能适应康复服务发展的需要,任何单一的制度设计必然不能解决多种多样的问题,单一的市场机制或单一的政府治理机制也必然无法适应康复服务这一特殊公益物品的多样性和残疾人的多样需求。 多中心体系为康复服务建立多元与复合制度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与单一中心相比,多中心充满互动、协作和竞争。政府各单位之间、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公民间、企业与公民间以及三者之间可以充满互动。如果代表不同需求和偏好的公共利益在各个主体之间存在契合点,就不难解决各种各样的康复服务问题。与单一中心政府主导康复服务相比,如果能够考虑康复服务公益物品的多样性、多层次性以及人们对康复需求的多样性,并据此转变政府的角色与职能,使我们能够在康复服务问题上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我们就能够分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康复服务制度安排。 康复服务由“私”而“公”而“多样化”的事实,客观上对康复服务供给的多样化提出要求。与此同时,要改变目前康复服务单一自上而下的政府服务、经费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残疾人受益面小等等弊病,多元与复合制度安排是一个良好的可供抉择。我国近十余年倡导的社区康复服务试图扩大康复服务的受益面,但是由于制度安排单一化、政府一元唱独角戏的现实,使得康复服务的供给仍然没有明显成效。笔者认为,社区康复服务是我国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基本途径,但是必须用多元与复合制度安排理论来对社区康复进行指导,以重新配置资源,应对复杂多样的康复需求。 具体做法是:建立康复服务动态连续统一体,这个统一体从残疾人一直伸到地区的专家和国家的设施。在国家一级,社区康复应该成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以帮助所有身患残疾的人。在区域和地区一级,社区康复要得到相关服务的支持,还要把康复知识传达到社区中去。在社区一级,康复项目应该属于社区,应该有社区代表政府和权威部门,并在社区的控制下实施。 康复服务的提供与生产,面对需求多样化而无法满足等冲突问题时,将有可能建立起政府提供、政府生产,政府提供、社会生产,政府管制或监督下的民间生产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安排。政府可采用分类管理的办法,对不同康复服务物品的性质加以界定,根据不同的康复服务物品建立不同的提供与生产制度,包括政府生产、政府间协议、政府补助、政府赠券、自由市场、志愿服务、自我服务。通过允许公益物品多个生产者以及可替代的服务提供者存在,整个康复服务的制度安排才有活力,残疾人才能切实受益。笔者还对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和江苏省宜兴市康复服务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功与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得出多元与复合制度安排在中国康复服务实践中所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研究
作者: 赵清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2013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性税收 优惠政策 法律规制 制度安排
描述:对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研究,明晰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内涵、必要性、规制路径、存在问题和解决方式,为政策合法化引导和法律法规的健全提供依据。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基本概念考察—基本原理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来行文:在基本概念中,除了对政策、税收政策、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内涵进行揭示以外,还论述了其特征、功能和表现形式;在基本原理的分析中,分别从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分析,法律规制形式与路径的探索,法律规制的财政学、法学、经济学理论基础的角度,阐述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基本原理部分;在揭示原理之后,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及其法律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包含以法律形式表现的政策本身的突出问题,也有对政策进行法律规制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最后,针对问题逐条提出了对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法律规制的建议和措施,为政策制定、法律修订或法治环境优化提供借鉴。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各个方面的问题,设计的路径从宪法顶层设计到具体的制度安排,目前国内关于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中对地方自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法律规制的研究还较少,对其存在的问题和法律规制的路径认识不足,本文拟在这方面为以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对我国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研究,可以了解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并且要从宪法到具体的法律法规,再到竞争环境等全面进行法律规制,才能体现我国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符合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
公共责任与财政功能
作者: 李炜光 来源: 南风窗 年份:2011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责任 财政功能 政府权力 社会问题 制度安排 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公正 财政学 财政权 中国当代
描述:希望市场解决全部社会问题不过是一种幻想,政府存在的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而是以其合理的制度安排来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QDII:打开全球化理财的一扇窗
作者: 王婷 来源: 招商周刊 年份:2006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期刊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投资者 海外投资 工商银行 美元 证券投资基金 人民币 投资人 制度安排 境外
描述:该国有关部门
山东省国有企业改制绩效的横向比较检验
作者: 沈永建 张萍 来源: 齐鲁珠坛 年份:2006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改制 制度安排 企业经营绩效 企业规模 交易费用 现代企业制度 比较检验 山东省 改制企业
描述:一、研究背景为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不高、大面积亏损等一系列由产权不清而引起的问题,从1993年起,我国即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在此后进行了多方
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性质
作者: 李军杰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年份:2006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报纸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财政分权 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 分权制 机会主义行为 制度安排 金融资源 地方公共产品 创造就业机会
描述:在分析了地方政府经营土地和以地抵押贷款这两种主导辖区投资的方式之后,还应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即进一步探讨地方政府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能够这么做?这个问题涉及到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和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性质。$$实际上不止中国,只要存在财政分权的国家,就会存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例如,有的西方学者(Bret
改革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与经验研究
作者: 张军 蒋维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8 所属分类: 特色书籍 -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制度安排 中国农村 乡镇企业 农村社区 地方公共产品 理论与经验研究 供给制度 地方政府 农业生产
描述:象作了理论和经验的考察。有人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定义为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内在弊端(郭熙保,1995),因为短期内激励制度的改善仅会刺激农民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增加对土地耕作的劳动力和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带来产出的增加,但却缺乏对公共产品的投资激励。按照经济计量学的估计,1978—1984年间农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7.4%,其中责任制的贡献额约为34%,但1984年以后农业生产的增长格局开始急速发生变化。我们认为,8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的非增长格局除了因制度创新的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原因之外,一个主要因素便在于农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恶化大大降低了农业的生产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