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有效服务

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有效服务

日期:2004.07.26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黄华忠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 审计工作 审计机关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 审计监督 审计人员 审计队伍建设 违规问题 审计事业 

【版次】

【分类号】BHK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福建省委审时度势,作出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龙岩市委高度关注,认真研究,付诸行动,努力实现我市在新一轮发展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审计机关是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审计实践,通过全面履行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促进闽西经济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有效服务。$$一、端正指导思想,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李金华审计长指出,在任何情况下,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都是审计机关的首要责任,是第一要务。这是由宪法赋予审计机关职责所决定的。审计机关在审计职责范围内,运用审计监督手段及时反映、揭露宏观经济政策执行和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财经领域严重违法违规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维护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服务经济发展的目标。坚持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来明确审计工作的定位,坚持用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来把握和调整审计工作重点。在履行审计职责中,不断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自觉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宏观意识、中心意识$$审计机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就要联系审计工作具体实践,突出宏观意识、中心意识,以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为抓手,紧紧围绕当地政府工作中心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强化审计监督,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服务宏观管理、领导决策,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一)强化财政审计和政府性资金审计监督。坚持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按照审计工作五年发展规划的要求,拓宽审计视野,逐步由单一的财政收支审计向综合财政收支审计过渡,做到“四个转变、两个加强”,走一体化财政审计路子,实现财政审计质的飞跃。一是由重点审查预算内外收支,向审查所有政府性资金收支转变;二是由重点审查部门经费收支,向审查财政安排的各类专项经费分配、管理、使用和效益转变,逐步开展效益审计;三是由收、支审计并重,向以支出审计为主转变;四是由重点审查市本级支出,向审查市本级支出和对下补助支出转变,提高财政资金的分配效益;五是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六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专项资金加强审计监督,如社会保障资金、扶贫救灾资金、住房公积金等等,促进专项资金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二)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力度。几年来,各级政府重视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入了大量资金,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功能日趋齐全。但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结果表明,竣工决算中虚增工程量、高套造价定额等高估冒算问题比较普遍,有的甚至比较突出,工程竣工决算的“水分”比较大,从已审计的建设项目来看,核减工程造价都在送审造价的10%至30%左右。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能为政府节约大量建设资金。$$(三)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坚持“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逐步完善、规范和提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特别要注意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面、客观、长远地分析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既要看到经济总量的增减,又要分析经济质量的优劣;既要看到眼前的发展,又要分析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到显性政绩,又要看到隐性政绩等等。同时,还要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经济发展背后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千方百计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努力营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凝聚加快发展合力。$$(四)加强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的审计监督。目前,我市仍有部分国有企业尚未改制,审计机关通过正常的审计监督,经常了解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见和建议。在改制过程中,审计机关要提前介入,对资产评估、改制方案制定与实施等改制过程进行审计监督,规范企业改制过程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防止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资产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加强对国有资产营运公司的审计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五)立足微观、着眼宏观,进一步发挥审计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审计机关要善于从各种违法违规问题中,深入分析产生问题主客观原因,站在体制、机制和制度的高度,提出从根本上预防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防止违法违规问题的再次发生,努力提高审计意见、建议的质量,使之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发挥查处一例,规范一片的宏观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审计调查宏观性强、作用范围大、工作方式灵活的特点,逐步提高审计调查在审计工作中的比重,对领导关心,社会关注,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事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审计调查。$$三、严格审计实施,增强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审计质量关键在于规范审计行为。当前,应结合学习贯彻审计署5、6号令,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自觉性,注重审前调查,增强审计方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审计全过程控制,健全完善审计质量体系,开展项目质量评比和讲评分析,增强审计风险和质量意识,把加强质量控制落到实处。$$四、把握审计处理,树立公正意识、求是意识$$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是审计的最高原则。依法审计就是要求审计工作的审计依据、程序、衡量标准的法律化。客观公正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实事求是地揭示、反映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既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职责,也是审计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在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审计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难以或不能用现成的法律法规来评判与衡量,如果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处理不当就可能对改革创新、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审计机关应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一是对改革、创新中出现的一些不符合现行规定的问题,要认真思考,全面分析,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要给予支持和保护;二是对由于工作失误或管理制度缺陷而引发的一般违纪违规问题,要及时纠正,督促整改,并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三是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深入剖析,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四是对盲目决策与管理失职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分清责任,大胆揭露,督促建立健全决策机制和国有资产运行监督机制;五是对重大违法问题和经济犯罪线索,要一查到底,依法严肃处理。$$五、注重队伍建设,贯注人本意识、忧患意识$$近年来,我市各级审计机关始终把审计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清政廉洁、文明执法”的审计队伍,为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组织保证。但也存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审计干部难以竞出、审计人员流动少和队伍缺乏活力等一些突出问题,如不及时有效加以解决,势必成为审计事业发展的“瓶颈”,影响和制约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审计机关应立足队伍现状、正视存在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树立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审计形象,从营造优良工作氛围,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入手,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审计人员的聪明才智,以审计人员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审计事业的不断前进。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