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日期:2006.05.27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王军张文旗

【关键词】海峡西岸 保税区 厦门港 物流服务 海峡两岸 枢纽港 港口经济 政策优势 综合处理 东南地区 

【版次】

【分类号】BHU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于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试点,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已于200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在近期正式投入运作,这是中央给予“海西”建设的重要政策支持,也是“海西”建设的新亮点。因此,如何用好用足保税物流园区政策,进一步推动厦门发挥“龙头”作用,增强先行先试的辐射带动效应,更好地服务“海西”建设,是当前亟须抓紧、抓实的一项重要工作。$$“区港联动”促保税区持续发展$$保税物流园区是指保税区与其临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的区域。目前,全国共有上海外高桥、厦门象屿、深圳盐田港、大连、张家港、天津、宁波、青岛等8个保税区获准试点实施“区港联动”,这是新形势下国家促进保税区转型、加快沿海地区主要港口发展的重要举措。$$厦门象屿保税区地处厦门东渡港区,封关面积0.6平方公里,1993年11月投入运作。自1999年以来,我区就确立了以发展现代物流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保税、免税、免证”的政策优势,加强国际物流功能开发,积极拓展生产资料配送、货物分拨、出口集运等物流业务,从而集聚了包括伯灵顿、日通、嘉里大通、中外运裕利、外代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群,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尤其是海峡两岸之间重要的现代国际物流园区,为戴尔等跨国公司在厦门的成功运作提供了有效的物流服务。该区虽然面积最小,但进出口额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却始终排名前列,2005年全区实现进出口额23.7亿美元,比增17%,其中90%来自国际物流业务。$$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外贸经营权放开、关税税率下调、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等,使得保税区原有的相对政策优势和功能优势不再明显。同时,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保税区尽管是临港设立,但与港口却往往是相互隔离、各成体系,区、港功能没有得到合理的发挥,货物通关不畅、管理手续繁琐、物流费用增加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且,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渐增大,各种功能区不断涌现,保税区如何实现功能提升、加快发展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为此,国家相关部委创新观念,提出了实施“区港联动”试点的设想。面对新的机遇,正在探求新一轮发展思路的厦门象屿保税区管委会在省、市政府领导下及时开展了申办工作并于2004年8月16日获得批准。自今年3月以来,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已登记入区企业10家,进行实质性物流运作20余票,货值200多万美元。另有10余家企业正纷纷抓紧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手续,加快入区经营的步伐。从园区运行的情况来看,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一派良好的势头。$$保税物流园区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区港联动”、建设保税物流园区,就是要在保税区和港区之间开辟直通式通道,充分发挥保税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实现区、港一体化运作,重点发展仓储和物流业。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要求,国家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外汇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已制定相应的园区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与保税区相比,保税物流园区主要有如下优势:$$政策更加优惠。保税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相关政策,而且在进出口税收方面,比照出口加工区相关政策,实行国内货物进入园区即可办理退税手续,园区货物内销按实际状态征税;在外汇管理方面也更加宽松,区外企业购买区内货物,可以向区内企业支付,也可以向境外或其他区外企业支付,同时允许区内企业非贸易项下购付汇和资本项目交易按照区外相关规定办理。$$功能更加突出。保税物流园区具备四大功能,即:国际中转———国际、国内货物在园区内进行分拆、集拼后转运至境内外其他目的港;国际配送———对入区货物进行分拣、分配或进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配送;国际采购———对采购的国内货物和境外货物进行综合处理和简单的临港增值加工后向国外销售;国际转口贸易———进口货物在园区内存储后不经加工即转运出口到其他国家或地区。$$通关更加便捷。保税物流园区是目前我国海关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做得最好的区域之一,包括全封闭的围网、闭路电视监控、电子卡口、园区电子信息平台联网、24小时通关等等,实行航、港、区联动综合管理,将区域管理、卡口管理、港区管理融为一体,实现了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模式,营造了快速便捷的现代物流环境。$$总体而言,保税物流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国际上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的基本特征,即“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发挥港口集聚和辐射功能做大做强厦门港$$港口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一个能起突破、带动、辐射作用并有国际影响的大港。厦门港是“海西”港口群中发育度、集约度、国际化程度以及规划建设基础条件最好的港口。因此,只有做大做强厦门港,发挥好港口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才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基础性和战略性强有力的支撑。《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世界主要集装箱港口已经从单一的运输业务模式向国际化的多式联运发展,从落后的货运场站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港口的国际化与物流化趋势明显。这就要求在港区内或毗邻港区建立相应的专门经济区,有效地把来自全球物资流动的运输链的各个环节加以整合,成为无缝对接的一体。自由贸易区(自由港)政策功能是国际枢纽港通常采用而且有效的模式。纵观香港、高雄、新加坡、汉堡、釜山等世界海运大港的历史与现状,都是把港口与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加以重叠。港口经济与以提供关税优惠待遇为基本特征的自由贸易区,在发展中彼此依存、紧密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了港口经济与物流产业的繁荣,从而确立了其国际航运枢纽港口的地位。$$过去,由于区港分离,我国各港口缺乏保税区政策支持而无法进行高效运作和提供优质服务,国际竞争力不强,虽然吞吐量持续上升,但长期以来难以摆脱“辅助港”的被动地位,目前还只是周边枢纽港(如釜山、高雄、香港、新加坡等)的喂给港。早在2003年,上海、深圳的集装箱吞吐量均已突破1000万标箱,分别位列全球集装箱港第三、四位,但国际中转业务却均未占到港口吞吐量的1%,厦门港更是如此。同时,包括厦门在内的我国内地与北美及欧洲之间集装箱货运量的70%要通过上述境外枢纽港进行中转,这不仅仅增加了物流成本,还影响到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施“区港联动”,可将保税区在税收、海关监管等方面的优势与港口在航运、停泊、装卸等业务相结合。在中转集拼方面,中转集装箱在保税物流园区可以进行拆拼箱,改变了以往中转集装箱在港区只能整箱进出的现状,同时,集装箱在保税物流园区堆存无时间限制,也改变了原先集装箱在港区只有14天报关期限的窘状,实现了集装箱综合处理与货物分拨、分销、配送等业务的联动,使保税物流园区成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在区港之间实现货物直提直放,国际货物进出自由,一次性办理报关、查验、放行的手续,满足了企业对货物快速流动和海关对货物有效监管的要求,从而推动保税物流园区成为跨国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节点,既可拓宽我国东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出海战略通道,为福建、粤东北、赣东南及浙南等广大腹地对外贸易提供便利、低成本的服务,又可吸引国际航运集团、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国采购中心来厦投资,推进国际港航产业与国际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同时在进一步的推动“两岸直航”,优化和完善厦门港港口物流产业结构和功能,繁荣厦门市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提高厦门港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厦门港国际枢纽港地位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发挥保税物流园区在“海西”建设中的服务作用$$实施“区港联动”,就是自由贸易港区的雏形在海峡两岸之间的试行,以“四大中心”为基本特色的保税物流园区,在衔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海峡西岸地区成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物流节点,势必加快国际资本、物资、技术、信息等要素向这一地区延伸和辐射,促进企业生产链、供应链和销售链的优化和高效运转,促进改善投资环境、强化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聚集,降低海峡西岸经济区外向型经济的物流成本,达到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目的。$$———发挥进境保税优势,构建进口分拨中心。进口商品在区内保税,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同时区港一体运作及“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的快速通关方式又可提高物流效率,适合采用零库存、JIT、VMI等新型生产方式的跨国公司建立原材料配送基地以及大型商贸企业建立大宗进口商品的分销基地。$$———发挥区港直通优势,构建出口集运中心。国内出口商品可在园区通过必要的集拼整合,既充分利用我国相对低廉仓储与劳务成本又依托港口发达的航运网络更加贴近国际市场。生产性跨国公司、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和专业化跨国采购公司可以在园区建立国际采购中心,在采取上述有效的方式后,销往世界各地;国内企业则可通过保税物流园区开拓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宽出口渠道,参与国际化的竞争。$$———发挥区内自由优势,构建国际转运中心。货物在园区允许自由交易,进入园区的海运集装箱能自由拆拼且无堆存时间限制。境外货物和国内货物在园区内进行综合处理、批量转化或进行临港增值后,向国内外分销配送。有利于国内外供应商和航运商适应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形成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使园区成为国际中转的核心据点,满足生产国际化对产品贸易和保税物流的需求。$$———发挥入区退税优势,构建保税货物结转中心。园区所具备入区退税功能,彻底改变了加工贸易“境外一日游”的现象,加工贸易企业在园区即可完成加工结转和出口退税,将大大地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为深加工结转类型企业提供快速、低廉的物流服务。目前“海西”范围内的戴尔、华映、冠捷等大型跨国制造企业遍布全球的供应商对园区带来的实际效用都寄予了很高期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刚刚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峡西岸”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意味着海峡西岸在全国政治与经济大格局中地位的确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海西”发展的高度关心重视,“海西”经济区的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海西”的加快发展,势必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亮点。作为福建省发展战略的龙头的厦门市目前正处于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局面,相信“区港联动”的实施,如上所述,将为厦门市港口经济的发展、福建省与“海西”经济区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