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特色书籍>报纸>  把握好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很重要

把握好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很重要

日期:2005.03.25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公共产品 服务产品 价格调整 价格上涨 产品价格 宏观调控 价格总水平 服务价格 上涨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 

【分类号】BH62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特色书籍/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握好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哄抬物价行为”。温总理的这个判断非常及时,非常符合我国建设领域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2005年将继续面临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2005年我国经济形势继续面临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05年1、2月份CPI累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9%。虽然目前价格的总体水平并不高,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速度也不快,但是潜在的价格上涨因素仍然存在,2005年,我国经济形势继续面临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 $$一是由于煤、电、油、运等资源约束矛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上游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必然要向下游产品传导,引起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1月份,煤、油、电价格较上年同期相比,继续上升15.9%。 $$二是粮食价格以及与粮食相关的农副产品和食品价格还将继续补涨,短期内无法彻底解决。由于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下降,使我国粮食的生产与消费出现了缺口,粮食及相关产品价格明显上涨。 $$三是劳动力价格可能上涨。2003年以来,广东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200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全国性“民工荒”,使劳动力价格普遍上涨。珠三角和苏锡杭等地企业农民工工资上涨约10%到30%。 $$四是国际市场石油和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回升,影响国内市场价格。据预测,2005年国际油价很可能维持高位并继续震荡,走高的趋势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下去,由此对国内总体价格水平的上涨形成较长期的压力。此外,国际原材料价格继续面临上涨压力。如世界各大钢铁生产商与铁矿石商达成协议,双方将铁矿石价格涨幅最终确定为71.5%。 $$因此,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价格上涨通道中,价格波动和上涨趋势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 $$与上游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相比,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品价格定价较低,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水价、电价、城市交通、旅游景点门票等都不同程度存在调价压力。 $$首先,价格改革本身就是要理顺不合理的价格关系,按照市场规则的要求,由供需关系决定产品价格。从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缺水、缺电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这种矛盾还将继续存在。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将水价上调纳入了既定的调价方案。在煤炭价格上涨、电煤价格放开之后,发电成本大幅度上升,而近年电力紧张的现状和趋势也为电价上调提供了市场条件。在水、电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我国公用事业中水价、电价均存在较大的涨价压力。油价的不断上涨则为公交运输提供了涨价的动力。同时,调整水、电、燃料等资源性价格也是通过价格杠杆解决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的根本举措。 $$其次,2004年“两条线控制”的措施虽然有效延缓了各地公共服务项目价格上调措施的出台,却将这部分涨价的矛盾推迟到了2005年。为防止公共服务产品集中涨价推动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4年4月份出台了控制地方政府调价“两条控制线”政策,即当某省(区、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月环比超过(含达到)1%或者同比累计三个月超过(含达到)4%时,要求该省(区、市)暂停出台地方政府提价项目3个月。截至2004年年底,先后有26个省份暂停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压力。在这些被“冻结”的项目中,主要包括服务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但煤、电、油、运的持续涨价,使被“冻结”的公用事业和服务产品价格进一步扭曲。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积累了不少矛盾,涨价压力较大。 $$未来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上涨将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统计显示,2005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9%,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了4.2%,与去年相比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耐用消费品等价格则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月份,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2.4%,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4.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交通工具价格、通信工具价格等分别下降了0.6%、3.6%、16.7%,而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学杂托幼费价格、旅游及外出价格则分别上涨了2.2%、3.3%、6.4%和6.9%。 $$在粮食价格逐渐稳定,推动CPI上涨的压力逐步消失后,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的走势将对今年的CPI走势产生更强的影响,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上涨将成为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 $$必须把握好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 $$尽管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上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调整。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要把握好调整的时机和力度。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关系百姓切身利益 $$由于价格上涨,特别是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因此在调整时必须格外慎重,应充分考虑价格上涨对老百姓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必须考虑地区收入差异。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政府财力各不相同。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可以通过财政支持来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但对于广大中西部地区来说,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将对群众生活构成较大压力,甚至引发不稳定因素。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必须考虑同一地区不同群体的收入差异。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显示,自1997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连续7年明显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特别对于低收入居民,其收入增长更是明显慢于居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有些困难居民的绝对收入甚至呈下降态势。与整体物价水平关联极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上涨,将对低收入阶层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在制定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方案时,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和感受,将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价格改革与群众承受能力的关系。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必须服从宏观调控大局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宏观调控再次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报告指出,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是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同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统一起来。因此,未来宏观调控的力度不仅不会减弱,宏观调控的地位还会继续提高。 $$对于本次宏观调控来说,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反通胀。物价变化不仅是宏观调控的信号,而且也是宏观调控的具体内容和宏观调控成效的判断标准。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要按照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的要求,根据经济运行的变化,把握好时机和力度。要把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放到发展和改革的全局中去考虑,服从宏观调控大局,处理好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的关键是把握好时机和力度 $$把握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时机就是要继续执行“两条控制线”的政策。“两条控制线”政策与传统控制物价上涨的做法相比,更好地处理了价格调控监管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它既贯彻落实了中央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又兼顾了各地的不同情况;既防止了集中提价推动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又适当疏导了价格矛盾,体现了“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政府调价计划制度,严格控制各公用事业、公益服务和居民必需品提价项目的出台;对确需调价的,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承受能力,分别轻重缓急,统筹考虑,有序出台;尽量错开出台时间,避免集中出台政府提价项目,减少调价项目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把握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调整力度就是要采取小步慢跳、逐步调整的价格调整方式。当前粮价涨幅趋缓虽然对公共产品和服务产品价格腾出了一定空间,但公共服务型产品价格的解冻是个价格回归的过程,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回归到市场化,仍然会是一个综合调控过程。具体来说,一要按各地实际水平量力而行,特别是对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公共产品及涉及公共事业领域的收费,政府应促使相关垄断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而不是简单的以涨价来释放矛盾。二是在调价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对低收入群众的保障措施和补贴方案,提高低收入群体应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确保社会稳定。不能因为解决价格矛盾而降低群众的生活水平。三要密切关注价格走势,不失时机的进行政策微调。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