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日期:2004.07.08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 两岸关系 两岸经济 经济协作区 经济区建设 行政体制改革 民间信仰 对台工作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5月25日至6月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带领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在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等地进行了视察。视察归来,记者就这次视察的主题———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关话题,专访了罗豪才副主席。$$一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为什么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以下简称罗):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对我来说有一个过程。去年我听说福建有些地区有一个提法,叫“跳出闽东南”,我当时并不太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今年春节期间,福建省领导来看我时谈到,福建省人大通过了一个决定,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省委省政府都非常赞成。我觉得这个思路很有创意,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把海峡西岸作为一个经济区域,是在总结福建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且他们还提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有利于对台工作,这时我就开始加以关注。今年“两会”期间,致公党的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政协致公党、侨联联组会上发言,就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后来我提出来,全国政协能否就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问题去作些考察。对此,政协办公厅和其他政协领导都很关注和支持,于是就有了这次视察。$$二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意义在哪里?$$罗: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首先有区域经济所具有的一般的经济意义。福建处于东南沿海的中间地带,是重要出海口。通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既可以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又可以通过港口对外开放优势,加强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在经济区域内打破行政分割和贸易壁垒,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这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一般的经济意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其特殊的政治意义:有利于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发挥该地区的对台优势,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不断扩大两岸间的交流与合作,紧密两岸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在经济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这种经济上的发展有利于为祖国统一形成坚实的经济基础,而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则可以为祖国统一奠定文化思想基础。$$三记:福建省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罗:一是区位优势。福建是对台工作的前沿和窗口。福建与台湾本岛最近距离仅为60多海里,马尾与马祖相距仅10海里,厦门大嶝与金门最近距离只有1800米。特别是福州和厦门港实现与台湾定点直航,马尾和马祖、厦门与金门实现了“小三通”后,这种原来理论上的优势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现实优势。此外,厦门已获准对台胞实行落地签注和办理5年期台胞证,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台胞通过厦金航线往来于海峡两岸之间。$$二是开放优势。福建与台湾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改革开放以来,双方投资与贸易已形成良性互动,台湾是福建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福建设立了杏林、海沧、集美及马尾四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建立了漳州和福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一批台湾大企业纷纷来闽投资。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至2004年4月,福建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804个(不含第三地转投资的台资项目),合同台资141.4亿美元,实际到资100.7亿美元。台资成为福建省的第二大境外资金来源,且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结构趋向合理,投资势头不断增强。$$三是文化优势。闽台文化习俗和语言环境一脉相承,多数台胞祖籍在福建并讲闽南语。据统计,台湾同胞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台湾的福建民间社团很多,在台福建同乡会有$$147个,宗亲会有126个,遍布台湾21个县、市。台湾省籍同胞在福建居住的也不少。台湾民间信仰,特别是妈祖、保生大帝、关帝和临水娘娘都是由福建传过去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台胞来福建四大祖庙进香朝拜。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语、同俗,这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天然的纽带。$$四是体制优势。福建是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非国有经济发展、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晋江模式”,经济市场化、民营化程度较高,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接近5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因而,相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而言,福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很轻,政府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做其他的工作。$$五是福建省、市从事经贸、涉台工作的干部具有对台工作的经验。这些年来,福建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促进两岸人员往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成绩突出,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综合以上优势,我认为,福建是有条件、有能力、有机会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为祖国和平统一发挥独特的作用。$$四记:福建选择这个时候提出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您认为这是一个适当的时机吗?$$罗:福建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战略措施来抓,把握了机遇,体现了讲政治与促发展的统一。目前台湾岛内经济形势处于不稳定状态,企业家也想寻找出路,而到对岸发展机会更多一些,特别是今后若能实现“三通”,对台湾企业将会更加有利。目前岛内“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依然没有停止,阻挠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尽量争取和平发展,尽最大努力争取岛内民心,共同发展经济,形成对双方有利的互动双赢局面。$$台湾经济是中华民族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事实上,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经济形势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下,原本有着密切经贸关系的中国大陆、港澳台经济合作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有学者提出,福建以及海峡西岸的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与台湾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共同构建台湾海峡经济圈是必然趋势。福建在海峡经济圈中处于西岸的主体地位,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挑战,适时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举措,它的构建将为海峡经济圈创造条件。而海峡经济圈一旦形成,将大大提升其竞争力。所以,就台湾而言,如果能够加入、融入海峡经济圈,使两岸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台湾经济摆脱困境,也有利于祖国大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务院台办在5·17受权声明中已经明确指出,未来四年,无论什么人在台湾当权,只要他们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摒弃“台独”主张,停止“台独”活动,两岸关系即可展现和平稳定发展的光明前景。这些前景包括: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以利两岸同胞便捷地进行经贸、交流、旅行、观光等活动。建立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安排,互利互惠。台湾经济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同大陆一起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挑战。台湾农产品也可以在大陆获得广阔的销售市场。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各种交流,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在两岸关系的祥和气氛中,台湾同胞追求两岸和平、渴望社会稳定、谋求经济发展的愿望将得以实现。$$五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潮汕等地区应该做什么?$$罗:海峡西岸经济区,我理解除了福建全省,还应该包括粤东和赣南,这些地方大都是闽南语系的潮洲人和客家人集中居住区,跟台湾在人文等方面有许多联系,现在台湾居民中,有80%是闽南人,有10%以上是客家人。另外还应包括浙江南部温州地区,因为这一带历史上与闽东关系密切,合作基础是很好的。所以说,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跨省区的联合经济区。$$目前,福建以厦门、福州为中心分别形成闽粤赣十三地市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十四市经济协作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协作区和闽粤赣三边协作区等涵盖周边省份有关市县的区域协作格局。6月3日,包括福建在内的内地9省区和香港、澳门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海峡西岸经济区也好,泛珠三角经济区也好,闽粤赣经济协作区也好,归结起来都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范围可以有交叉、重叠,但无论建立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协作模式,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种发展要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因此,福建省应该主动与其他三省沟通、协商,求得共识,真正形成合力,同时也要主动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对接,综合考虑与长三角、珠三角分工协作、互利互补的机制。另外还要充分考虑闽台之间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商贸合作、交通运输物流合作、旅游合作以及科技、文化交流的机制,进一步扩大海峡东西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视察我们看到,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方面,福建、潮汕等地区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对台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不过在有些方面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首先,福建省内已经有了一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不过,这个规划还要进一步做细。比如说,现在福建提出要建设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这个思路是可以的,但现在应该说还仅仅是思路,在战略设计、实施步骤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看,中心城市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积聚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福州、厦门、泉州三市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60%,财政收入占近70%,三大中心城市已初见端倪。潮汕地区也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形成了以汕头为中心的台湾资本投资区,汕头市作为粤东地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大大增强。今后,政府应该发挥好规划、协调的作用,对中心城市的发展做出政策性指导,不断提升城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形成海峡西岸地区若干虹吸圈,增强海峡西岸对台湾的吸引力,从而推进两岸“三通”和和平统一进程。$$其次,现在福建全省上上下下干部情绪振奋,要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干一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意识很强。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区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依靠行政命令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政府仅仅是在发挥指导、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要搞好社会治理,提供服务。前面我们讲到,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相对较轻,但行政体制改革与全国各地是一样的。目前,行政干预经济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福建省还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要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提高办事效率;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努力营造讲法治、重诚信的氛围。$$第三,要强化文化的纽带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两岸语言相通、文化相联、习俗相同,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旅游业,对于增强两岸的亲和力和认同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以共同的民间信仰为纽带,做好祖地文化这篇大文章,把台湾民众的民间信仰热情引导到认同祖地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促进祖国统一上来。要积极开展闽南文化的研究,增进台湾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发挥厦门大学、汕头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高等院校对台招生的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少年到福建学习,加强中国文化的教育,以战略的眼光从长计议,为祖国统一奠定思想和文化基础。$$第四,发挥侨务资源优势,以侨促台。海峡西岸地区侨务资源丰富,广大侨胞同台湾有着密切联系,要充分开发、保护、利用好侨务资源,以侨促台,这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应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当前形势下,侨务工作要有新思维,要重视做好台籍侨胞的工作。一是鼓励和支持更多台籍侨胞回祖国大陆参观、访问、发展事业;二是树立两岸同胞同为中国人的观念,在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与海外台籍侨胞的联系,尤其应注意吸引海外侨胞和台湾岛内的台籍同胞参加反独促统工作,发挥他们的主人公作用;三是做好团结联谊工作,加强与台籍社团、学校,特别是年轻侨胞的联系,不断扩大和充实促进祖国统一的力量。$$六记:看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是福建一个省的事,靠福建一省之力也不可能完成,您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罗:海峡西岸地区为全国发展大局、为祖国和平统一大局做贡献的空间还很大,应进一步发挥其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作用。视察中,福建省和广东潮汕地区提出了不少困难、问题和希望。比如,他们提出希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方面给予帮助,将海峡西岸港口群纳入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加快闽浙、闽粤、闽赣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及经济区内交通通道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还希望给予海峡西岸经济区特殊的对台政策,在经济区内扩大对台资项目的审批权限,放宽区内台商的投资领域;赋予厦门“自由港”的特殊地位,设立南澳对台自由贸易加工区,发挥两地对台贸易的独特优势;积极推动台湾资本进入区内金融业,推动人民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之间的使用与结算;扩大开放对金、马、彭货运直航口岸和航空口岸,早日开放区内居民赴金、马、彭旅游等等。$$对于福建和潮汕地区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靠他们自己的力量经过努力可以解决;有的则需要中央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支持。我们相信,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海峡西岸地区一定会加快发展,为促进与台湾的经贸合作,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做出新贡献。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