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保护展示福建昙石山遗址 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

保护展示福建昙石山遗址 全面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

日期:2005.05.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方彦富 林恭务

【关键词】昙石山遗址 海峡西岸 全面繁荣 经济区 文化遗存 昙石山文化 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掘 所积累的资料 文化内涵 

【版次】

【分类号】BFB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昙石山遗址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处福建主要河流──闽江北岸,为江 北山地丘陵边沿、紧临闽江江岸相对孤立的低缓山丘。其周边原为闽江洪水 泛滥的低洼湿地,长期淤积而形成现代的居民村落,名为昙石村,隶属福州市 闽侯县甘蔗镇。东距福州市区2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9°8′57.7″-119°9′ 11.8″,北纬26°8′42.8″-26°8′54.1″。$$ 昙石山西南还有闽江小支流之一的安坪浦小溪从此通过,北有丘陵中、 低山环绕,周边的低洼湿地开阔,为原始人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昙 石山山体呈长条形,东北-西南走向,东北宽阔而西南狭窄。海拔高度从山 脚的12米,直至山顶的26.7米,相对于闽江水面的高程约为7-21米。地势呈 东北向西南倾斜。山体平面略呈鱼形,从山体遗迹看,原体最长达430米,最宽 处约150米,总面积约5.35万平方米。由于早年修建防洪堤坝、公路等的大量 取土及长期以来自然和人为的毁坏,现存山体长约350米,宽约70米,总面积 仅余2万多平方米。2004年,为配合遗址价值评估,通过考古钻探,认定昙石山 遗址的文化遗存几乎遍布于整个山体。$$ 昙石山遗址于1954年调查发现。遗址自发现后,就由以南京博物院为 主的华东文物工作队与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成 为建国后福建省首批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原始社会晚期人类居住遗址 之一。其后,在1959年12月、1960年3月、1960年7月(第二至第四次)、 1963年9月(第五次)、1964年9月-1965年8月(第六次)、1974年10-12 月(第七次)、1996年11月-1997年6月(第八次)进行了面积不等的考古 发掘工作。历次考古发掘主要集中在昙石山遗址的西南部坡地上进行。8 次考古发掘的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除第六次、第八次发掘面积分别为 513和811.5平方米外,其余均属小规模发掘,面积都不足百平方米。共 清理新石器时代至相当于商周时期的福建青铜时代80余座墓葬、多条大 壕沟、多座陶窑、陶灶和大量灰坑遗迹,出土可复原的石器、陶器、贝 器、骨器共约2000余件,此外,还有大量的陶片、贝壳及动物遗骸标 本。这些文化遗迹和遗物反映了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 域海洋性文化特色。$$ 遗址的文化堆积与内涵$$ 昙石山遗址所蕴藏的古文化 堆积状况及其文化内涵,通过近 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发掘所获得信息量的增 加、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我们今天的总体 认识和把握,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进展。这 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弄清了遗址文化堆积 的分布范围,以往多以昙石山的西南坡地为 限,近几年的进一步工作表明,古代文化遗 存几乎遍及整个昙石山山体,这不仅为界定 原始聚落面积、形态以及遗址不同时期的功 能性质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制定遗址 保护规划、实施有效保护和考古研究工作的 可持续开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其次在划分遗址考古层位上,也经历了从 最初前五次考古发掘确定的上、下两个文化层, 进而第六、第七次考古发掘确定的上、中、下三 个文化层,到最近第八次考古发掘进一步确定 的自早而晚的一期(下层)、二期(中层)、三期(上 层下)、四期(上层上)的四个文化层的过程。$$ 在认识遗址所包容的文化内涵上,也 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将遗址所 获资料笼统地纳入新石器时代文化,到上 世纪70年代将遗址考古层位的下、中、上三 层的所有内涵统归于“昙石山文化”之中, 把三层作为该文化持续发展的三个不同阶 段。上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闽江下游其他 遗址如闽侯溪头、庄边山、黄土仑以及闽东霞 浦黄瓜山等遗址的相继发掘和研究,又对昙 石山遗址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新的区分。目前 根据昙石山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的研究成 果,昙石山遗址文化内涵从早到晚至少可 以划分为四类。$$ 第一类即一期文化遗存(也称下层文 化),目前所揭示的还不充分,所获资料还相 当有限,以红色陶器为主要特色,可以看出 该内涵同二期文化遗存的差异性和可区分 性,这主要反映在陶器群的烧造工艺和器 物组合状况方面。同时该内涵的一些文化 因素同福建省较早的平潭壳丘头文化遗存 相似之处,有可能属于同一类文化。由于一 期文化遗存所积累的资料还相当不足,还 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以详细的划分和 界定。$$ 第二类是二期文化遗存(也称中层文 化)。二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所发现的众多 遗迹、墓葬还存在着相互叠压和打破关系。 陶器群以灰黄色为主,器物组合形式相对稳 定,并可以进行更细的时段划分,表明该文化 遗存具有相当稳定、并有轨迹可寻的发展时 间性。同时,与此相同的文化遗存还有闽侯庄 边山遗址下层、溪头遗址下层以及福清东张 遗址下层等,表明这类遗存在福建沿海区域 的分布也具有特定的空间性。据此可以将它 明确地界定在一个考古学文化──昙石山 文化之中。因而,昙石山遗址的二期文化遗 存是构成昙石山文化的主体。$$ 第三类是三期文化遗存(过去被划归为 上层文化,据第八次发掘层位关系,过去的 上层尚可作更细划分,为了区别, 也称上层下)。这类遗存遭受破坏 较严重,资料欠系统,但从陶器群观察,以 橙黄陶、赭衣陶及赭彩陶为主要特征,与二 期文化(即昙石山文化)的陶器群存在较大 的甚而是质的差异。据目前所积累的资料, 可以看出与此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尚有庄边 山遗址的上文化层、福清东张遗址的中文 化层和霞浦黄瓜山遗址的上、下两文化层。 其中以黄瓜山遗存最具代表性,可将其归 属于黄瓜山文化。$$ 第四类是四期文化遗存(也称上层上)。 揭示的也不充分,这类遗存在前七次发掘 资料中,曾见于扰乱层(表层),有的混杂于 上文化层中。以印纹硬陶为主要特征,并发 现与原始瓷共存。这类遗存最初见于福清 东张遗址的上文化层。之后由于闽侯黄土 仑文化遗存的发掘,便使这类遗存的文化 属性得以显现。现在已经较为明确地知道, 这类文化遗存已基本上进入福建的青铜时 代,称之为黄土仑文化。$$ 上述这四类(四期)文化遗存,反映了昙 石山遗址不同发展阶段和文化性质不尽相 同的四种文化内涵。$$ 遗址的年代界定$$ 在昙石山遗址的四种文化内涵中,过去经 过科学测试的年代数据不仅相当有限,甚至还 有较大误差。近些年通过壳丘头、昙石山、黄瓜 山等遗址新的取样测试和校正,对昙石山遗址 各文化内涵的绝对年代界定已经较为明确。$$ 一期(下层)文化遗存,自身没有测定数 据,参照平潭壳丘头遗址下层的碳测数据,其 年代为距今5000-6000年间。一期文化遗存以 红陶系为主,接近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仰 韶时代诸文化的共同特点,其中的红衣陶釜, 在本省壳丘头遗址中曾见有相似的因素,因此 在年代上亦应相近,我们推测其年代下限应不 晚于距今5000年。$$ 二期(中层)文化遗存,即昙石山文化的测 年过去只有两个数据,其一为海贝的年代,另 一个为动物骨骼的年代。这两个数据与经验相 对年代判断差距太大,明显偏晚。2004年选送8 个木炭标本进行重新测试并经校正其平均值 为距今4300-4900年。参照与此同类的闽侯溪 头遗址下层晚期灰坑出土陶片的热释光测定 年代,也与昙石山文化晚期的年代相近。昙石 山文化以灰陶、灰黄陶系为主,也接近于黄河、 长江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诸文化的陶艺特点, 根据昙石山遗址该时期文化遗存中,存在着众 多的灰坑、墓葬等的相互叠压和打破关系,表 明其间尚可进行不同时期的年代划分,但总的 年代跨度大体可界定在距今4000-5000年。$$ 三期文化遗存与黄瓜山遗存相同,可称黄 瓜山文化,其相对年代介于昙石山文化与黄土 仑文化之间。根据黄瓜山遗址1989年和2002年 两次选送木炭和贝壳标本的测年数据,这些数 据的校正年代范围(一个标准差)为距今 3500-4300年,基本上反应了黄瓜山遗址的年 代范围。因此昙石山遗址三期文化遗存的绝对 年代跨度大体可界定为距今3500-4000年间。$$ 四期文化遗存,即黄土仑文化,碳测数 据只有1978年发掘黄土仑遗址出土的木炭标 本,经树轮校正其年代为:3470±1220B.P。 这下数据可反映黄土仑遗址中的墓葬年代, 据出土物特征应属该文化的早期阶段。而原 始瓷器的出现,则当属黄土仑文化的晚期阶 段,其特点接近于江浙地区西周早期土墩墓 出土的同类物。因此,黄土仑文化的绝对年 代跨度大体可界定在距今3000-3500年。$$ 遗址保护展示的基本构想$$ 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 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 政府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 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工程,建设成 为反映海洋特色的昙石山文化遗址展示园区, 融博物馆、考古遗址现场、民俗文化和遗址公园 为一体。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资 源,充分发挥昙石山遗址的历史、科学、旅游三 大价值,面向社会,改善现状,立足未来,显山露 水,绿化环境,为促进福建省的精神文明、物质 文明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促进祖国统一 大业做出积极贡献。$$ 昙石山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 人类共有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它记载了福 建早期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历史,也是东南 沿海连接闽台两岸海洋文化的实物见证。昙石 山遗址的保护将以全面勘察、认真分析、科学论 证为基础,在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技术手段上 体现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在实施保 护工程中,要结合文物部门、考古部门、工程设 计部门和工程技术部门等多方参与,使遗址的 保护成为多学科的综合行为。$$ 根据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将昙石山 遗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貌完整地展示给世 人,让人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激发爱国情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遗址的价值评估$$ 昙石山遗址自1954年发现以来,历经8次科 学发掘,尤其通过2004年的考古钻探及局部发 掘,对该遗址的文化堆积状况以及内涵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前八次考古发掘的资料,以简报、 报告、专稿形式已经发表,涉及到昙石山遗址的 研究论文有上百篇。在此期间,与该遗址相类同 的其他遗址,如闽侯庄边山遗址、闽侯溪头遗 址、福清东张遗址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也相 继展开,并发表了众多的研究成果。随着学术界对 昙石山文化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昙石山遗址 的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得到不同学科专家学者 的高度评价。$$ 1、东南沿海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中国的东南 沿海地区虽然有了一些史前文化遗存的发现, 但所积累的资料还相当有限,学术界对这一区 域史前文化遗存的认识还处在朦胧之中。由于 对考古学文化认识水平的局限,上世纪50年代 末出现了“印纹陶文化”这样内涵和外延都不严 谨的称谓。6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曾昭燏、尹 焕章先生首先提出“昙石山文化”,以替代“印纹 陶文化”的称谓,用以代表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发 现的早期考古学文化。这一概念比整个东南沿 海地区已知的考古学文化命名都早。60年代中 期,学术界对考古学文化的特定含义有了界定 的基本标准,即考古学文化“是某一社会(尤其 是原始社会)的文化在物质方面遗留下来可供 我们观察到的一群东西的总称。”是一种具有 时间、空间和考古遗存群体特征的三位一体的 基本单位,并且可以与族的社 会单位联系在一起,赋予其社 会历史的含义。“昙石山文化” 的命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 确立,并写入了中国考古学教 科书。从而,昙石山遗址就成了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被命 名、最具地域代表性的原始社会 晚期文化──“昙石山文化”的 命名地。$$ 2、闽江流域古文化的摇篮$$ 昙石山遗址在福建省的同 类遗址中属于较典型的贝丘遗 址。历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表 明,该遗址以新石器时代文化 遗存为主,兼有青铜时代文化 遗存,前后持续时间长达二千 多年,尤其是以二期文化遗存 (中层)为代表的昙石山文化,基 本涵盖了以闽江中下游地区为 中心的福建东部沿海地区,并 对周边更广泛地域的古代文化 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文化积 淀对福建古代文明的形成,对 闽江流域历史的发展都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不啻是闽江流域 古文化的摇篮,理所当然的先 秦闽族的发源地。$$ 3、探索福建原始社会史的重 要学术意义$$ 昙石山文化是东南沿海原 始社会人类劳动生息的缩影。昙石山遗址是福 建省唯一经过多次正式考古发掘,积累资料最 丰富、开展研究最多的遗址,它所揭示的文化遗 迹、墓群,所出土的大批珍贵文化遗物以及动物 标本等,吸引了中外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海洋 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浓厚兴趣,它对探索 福建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及其社会经济面貌、 经济形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成为国 内外关注的考古学与多学科密切配合的科研基 地,在我国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研 究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4、研究闽台古文化渊源意义重大$$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一水之隔, 闽台关系源远流长。昙石山遗址与海洋有着紧 密的联系,昙石山文化独具海洋文化的特性,与 台湾的史前遗址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早在1990 年闽台古文化学术讨论会上,中国著名考古学 家安志敏先生就特别强调,位于中国内地东南 隅的闽台两省,正处在古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 它们的作用不容忽视。昙石山遗址是两岸史前 文化交互碰撞的前沿地区,是海峡两岸文化交 流的最佳窗口。在这个区域内,海峡西岸以昙石 山遗址为代表,已经初步构建了福建东部沿海 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海峡东岸以大坌坑、凤鼻 头遗址为代表,也已经初步构建了台湾西海岸 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在同一时间段内的两岸 史前文化内涵中,都具备众多可进行对比研究 的素材。如在石器中,两岸都发现有大量的石 铸、有肩石斧、凹石等,在陶器群中都盛行圜底 器和圈足器,在陶器的装饰技艺上,都有以几何 形图案为主的彩陶,其他拍印、刻划、戳点、贝印 等纹饰也多有相近之处等等。这些对史前海峡 两岸文化交流、闽台古文化渊源等课题研究,奠 定了厚实的基础,并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对 于台湾海峡地区的史前航海术以及南岛语族的 起源等课题研究也至关重要。$$ 5、合理利用的重要价值$$ 昙石山遗址毗邻省会福州,处于福建政治、 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区边缘,距福州城区只有21 公里,行程不过半个小时,有着明显的区位优 势。在闽侯县的城市及旅游规划中,也明确提出 将建设以闽侯甘蔗为中心,具有闽文化特色的 休闲度假基地和福州市的后花园。其对旅游格 局的定位是;以闽江为纽带、以福州为依托、以 闽文化为特色、形成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观光 游览、宗教文化及其他专项旅游为辅的旅游结 构体系。昙石山遗址和昙石山博物馆融为一体 的展示园区,有望成为文物保护与利用完美结 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俱佳的范 例,成为该区域文物旅游一大品牌。以昙石山遗 址展示园区为核心,拓展和延伸周边的旅游功 能,形成怀古、寻根、民俗、学术会议等综合性文 化旅游区域,必将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昙石山遗址和新建的昙石山博物馆融为一 体的展示园区,以反映福建先民的历史文化为 主线,突出昙石山文化的海洋性文化特征、与其 他原始先民共同构建中华文明为主题,以崭新 的形象,集文物博览、科考探秘、休闲观光为一 体的功能定位。必将成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术科研基地。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