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之五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解读之五

日期:2011.05.16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陈晓燕

【版次】第02版:要闻2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核心提示: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支撑。先进制造业是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森认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调整,而调整产业结构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是《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调什么?怎么调?调重、调新、调高、调活,四大调整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绘就了未来1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发展的蓝图。

调重: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规划》提出,坚持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引导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和骨干项目,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陈明森认为,近10年来,我省一产、二产稳步增长,但二产发展的层次偏低,很多产业处于低端。加上我省岸线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因此,未来10年,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继续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是我省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集体发力的突破口。这也是我省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按照《规划》,今后10年,电子信息产业要按照立足优势、加强合作、促进集群的原则,加强计算机及网络、数字视听、移动通信三大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软件、半导体照明、光电、新型元器件等新兴产业。加快福厦沿海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潮州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园,促进产业集聚。

按照提升水平、重点突破、加强配套的原则,加快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环保设备、飞机维修等优势产业,建设各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产业园。鼓励发展游艇制造业。鼓励强强联合,推进重点骨干造船企业与中外大企业战略合作,与上下游产业组成战略联盟,加快形成东南沿海修造船集中区。

按照基地化、大型化、集约化的原则,合理布局,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加快湄洲湾、漳州古雷石化基地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临港石化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石化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调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规划》提出,以国家级、省级高新区为载体,着力发展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峡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

陈明森认为,新兴产业是今后我省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在继续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我省坚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17个领域,主攻新型平板显示、新一代网络和高端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LED)和太阳能光伏、节能环保技术及装备5个重点,培育形成新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按照《规划》,我省将集中发展软件业、集成电路设计业、服务外包业,着力打造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努力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重点培育生物制药、化学新药、中药和天然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生物资源系列开发。加快电子专用材料、光电材料、催化及光催化材料、稀土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发展化工轻纺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种金属及陶瓷材料。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设备制造,培育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产业。积极发展大气、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环保设备制造,加强节能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调高: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规划》提出,着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建材、冶金、林产、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国内外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竞争力。

“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一大重要任务。”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

以纺织服装、轻工食品为主体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因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基础好、市场需求大且较为稳定的特点,只要不断注入新技术,增加附加值,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就能不断开拓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

未来10年将是我省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时期,我省应着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

按照《规划》,我省将提升水泥、石材、建筑陶瓷和水暖器材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优质浮法玻璃深加工和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培育特种玻璃产业。推动重点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积极发展钨、铝精深加工产业,加快金、铜矿项目建设,推动发展稀土功能材料产业。提升制浆造纸、林产化工、人造板、木竹制品等发展水平,推进林浆纸和林板一体化,加快建设临港大型林浆纸项目,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的木竹加工骨干项目,形成林产品深加工基地。突出纺织服装鞋业品牌创建、研发设计、新型材料开发应用及设备更新,提升发展水平,加快建成集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为一体的纺织服装鞋业中心。

调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规划》提出,积极承接台湾现代服务业转移,重点发展旅游、物流、商务等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未来10年,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将成为我省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战略重点。”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我省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服务业就业比重达40%以上。

陈明森认为,虽然目前我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也具有对台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港口优势等,这为旅游业、物流业的发展以及闽台服务业的对接都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到2015年,我省的城市化率将达60%以上,这意味着,“三产”发展的空间将非常巨大。

按照《规划》,我省将围绕“海峡旅游”品牌,整合、保护、开发滨海、生态、文化、红色四大优势旅游资源,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以武夷山、三清山、泰宁和龙虎山、江郎山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以武夷山为中心的海峡西岸西北翼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三坊七巷、莆田妈祖文化、屏南白水洋、福鼎太姥山、雁荡山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滨海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以福州为中心的海峡西岸东北翼旅游产业集群。以厦门鼓浪屿、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潮州历史文化名城、漳州滨海火山、南澳国际生态海岛等为重点,积极发展滨海旅游和文化旅游,打造以厦门为中心的海峡西岸南翼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建土楼、古田会址、红都瑞金、婺源等为重点,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打造以龙岩为中心的海峡西岸西南翼旅游产业集群。

优越的港口资源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助力扬鞭。按照《规划》,我省将在厦门、福州、泉州、温州、汕头等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港口,规划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加快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和整合发展,完善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推进两岸港区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国际物流。引导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加强沿海主要港口、交通枢纽和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公铁海空联运,完善海峡两岸及跨境物流网络,加快形成东南沿海大型国际物流通道口。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