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泉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泉州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日期:2009.09.14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版次】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上接第二版)(四)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市场就业机制,到2012年全市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每年6万人以上,继续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乡就业比较充分。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2012年底全市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50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97%以上;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等制度,探索建立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继续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视引进、应用台湾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探索建立泉台节能技术交流中心和资源综合利用交流中心;加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继续保持单位GDP能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环境审批制度,严把新上项目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争取2012年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65%以上。强化森林生态保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大生态公益林、湿地保护,加强林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以上。强化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抓好小流域综合整治、坡耕地整治、崩岗治理和矿山开采区治理等项目。强化污染综合整治,深化近海水域、晋江洛阳江流域及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完善晋江、洛阳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实施企业环境污染责任险、绿色信贷等政策措施;实行地区污染排放总量削减补偿政策,积极申请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强城市内沟河、噪声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建设力度,争取到2012年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8%、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制定实施重点乡镇环境治理规划,深入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持续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加强区域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提高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对能力。(六)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深化“平安泉州”建设,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推进城乡和谐社区、村(居)建设。加强法律服务和援助。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畅通信访渠道。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防范、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八、大力弘扬闽南文化,构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一)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区。充分发挥泉州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的优势,出台实施《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建设好省级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示范园区),设立2个市级、11个县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及300个展示点。支持、复办重大传统民俗活动,定期举办“闽南文化节”,打响“闽南文化节”在海西和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品牌影响。加快编纂《泉州文库》、《泉州南音集成》等一批闽南文化史籍典藏,重视闽南学(泉州学)文化学科建设,传承闽南文化。统筹推进泉州古城保护利用改造复兴工程,突出抓好古城的传统风貌、视域空间、街巷肌理和人文遗产的保护,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保护,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扩大“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的对外影响,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二)深化泉台文化交流。打响郑成功文化、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等品牌,加强南音、戏曲及民间民俗歌舞文化交流,拓展涉台文物和族谱研究保护、泉台文化学术研究推介、宗教交流三个领域。以台湾中南部为重点,每年组织一批项目入岛交流。举办和提升泉州南音国际大会唱、“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泉澎乞龟”、妈祖会香、泉台谱牒展示、闽台对渡文化节暨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清水祖师文化和保生大帝文化研究与交流、泉州文化台湾行等一系列活动。以“结对联谊、牵手海峡”为主题,采取地方对地方、行业对行业、团体对团体、学校对学校、宫庙对宫庙、宗亲对宗亲的模式,多方位多形式互动,扩大泉台民间文化交流,拓展对台文化交流空间。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场”(南音艺苑、梨园古典剧院、木偶剧院、高甲剧院、歌舞剧院、艺术中心)、“馆”(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海交馆、郑成功纪念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声”(电台“刺桐之声”频率)、“屏”(闽南语电视频道)、“报”(《泉州晚报·海外版》及各种侨刊乡讯)、“刊”(《闽南》杂志)、“网”(泉州网、闽台缘博物馆专题网站)等对台文化交流载体的作用,提升对台宣传和文化交流成效。特别要大力支持闽台缘博物馆建设,突出展览特色,提升综合功能,把闽台缘博物馆建设成集闽台地方文献中心、闽台文物收藏中心、闽台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台情研究中心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展示窗口。(三)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组织编制《泉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我市文化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培养地方戏曲编、导、演人才,鼓励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推动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市场化运作、传播、推广。立足我市产业布局和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和工艺品设计、服装鞋帽设计、影视制作、广告业、游戏动漫、文化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安溪铁观音茶文化、惠安石雕木雕文化、德化陶瓷文化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两岸文化产业互补合作对接,规划建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合作中心。发挥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作用,加强泉台体育产业交流合作。(四)发展特色自然文化旅游。出台实施《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问题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复建清净寺新礼拜堂、伊斯兰文化展览馆等一批“海上丝绸之路”保护项目,保护“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充分展示泉州历史文化名城和多元文化特色,打响以中外文化交融为特色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品牌。规划建设国家级郑成功文化旅游区、海峡闽南民间音乐舞蹈展示中心,推进泉州南音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南音、南戏、南建筑、南少林、南派工艺“五南”文化内涵,打响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海峡”旅游品牌。加强泉州清源山、德化戴云山和石牛山、南安天柱山、安溪云中山、永春牛姆林等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生态旅游项目,构建泉州“绿色”生态旅游圈;加快崇武、深沪、衙口、石狮黄金海岸等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建设高品位的综合性滨海旅游区,构建以休闲度假为特色的“蓝色”生态旅游圈。依托特色旅游品牌,深化两岸旅游市场合作交流、景区景点合作开发,大力开展以“两岸一脉”为主题的旅游推介,共同打造郑成功文化史迹旅游品牌,鼓励和支持泉台旅游业在旅游项目、旅游线路、景区对接等方面协同运作,不断完善泉金、泉澎、泉台旅游双向对接,扩大双向旅游规模,提升泉台旅游合作层次和水平,打造两岸互动的海峡旅游圈。九、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意见》的贯彻实施(一)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推进泉州新一轮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社会稳定、党的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公正选人,科学用人,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大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问责,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倍加珍惜机遇,坚持“四求作为”,按照“求先行、求持续、求提升、重人才、重运作、重责任”的工作要求,把贯彻落实《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工作任务来抓,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提高决策咨询和调查研究能力,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意见》以及中央和省已经或者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跟踪研究,抓紧制订工作计划和相关配套措施。着力推进重大政策、重点项目、重要资金的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本意见的目标和任务列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加强督促检查,把贯彻落实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范围,作为工作实绩评定和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持续实干实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努力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先行先试,不断拓展作为空间。坚持实事求是,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又要科学谋划、量力而行。要认真做好与省里组织编制的《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对接,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重点,具体细化成可以对接运作的项目。各级各部门要加强与中央部委、省直单位的沟通衔接,主动汇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和省《实施意见》的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项目和政策支持,争取更多的工作和项目纳入省、国家年度计划和“十二五”规划盘子以及中长期规划。要注重运作,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对于当前正在推进的工作,要进一步深化拓展,加快组织实施;对已经明确的重点工作,要抓紧推进前期工作,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成熟一项,启动一项;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项目,要做好可行性研究,结合“十二五”规划及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列入工作计划。(四)营造合力氛围。要结合全市正在开展的“弘扬惠女精神、提振创业激情、促进科学发展”活动,认真制定宣传方案,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意见》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成效、做法和经验,充分调动全市上下、方方面面、海内海外“支持海西、建设海西”的热情和干劲。要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广泛凝聚海内外、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要及时总结加快推进海西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典型示范效应。要大力弘扬爱拼敢赢、敢闯敢试的精神,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持续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