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特色书籍>报纸>  化解县乡债务要多头并举

化解县乡债务要多头并举

日期:2005.07.28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作者】 唐仁忠 庞文群

【关键词】县乡 债务控制 转移支付办法 地方公共产品 世行贷款 公益事业 乡镇财政 财政风险 地方税务部门 地方政府管理 

【版次】

【分类号】BHK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特色书籍/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县乡主动,开源节流,是防范新债、消化旧债的基础。 $$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理财方式。要在提高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上下大功夫,推行部门预算、会计委派制和非税收入改革,实行支出基数包干管理,探索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新路子,把有无限膨胀倾向的支出压缩到最低,在完成“三个确保”任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论及消化债务。 $$加快机构改革步伐,精简机构,减员增效。严格定员定编,清理财政供养冗员,继续进行撤乡并镇、撤村并组,减少干部职数,减少乡镇内部机构和人员。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进一步调整校舍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转变政府职能,集中提供公共产品。切实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减轻县乡财政负担。 $$对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改革。对乡镇财政监督不力,很容易引起乡镇收支失控,债务扩张。应坚持乡镇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债权债务主体不变的原则,对乡镇财政实行“预算统编,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集中收付”的预算管理方式,由县财政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硬化乡镇预算约束,才能有效遏制新的债务发生。 $$对各种债务实行动态管理。大力清收到期债务,防止发生呆账以及或有债务转化为直接债务。分清债务责任,对赊欠的差旅、招待、维修、购置、水电、通讯、打印等费用,按发生的部门或乡镇,谁消费形成的债务,由谁消化。 $$省市帮扶,体制补助,是化解债务危机的关键。 $$建立对必要公益事业借款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世行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发借款和粮食财务挂账等债务,上级财政实行县上不还款就强行从预算体制中硬扣的办法,直接影响了县乡工资的发放和“三保”任务的完成。但现行对贫困县的转移支付办法,未考虑这个问题。为确保工资的正常发放和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需改革现行的转移支付办法,建立对用于公益事业的世行贷款、用于生态建设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国债转贷资金和农发借款、历史遗留的粮食财务挂账等债务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 $$实行对消化县乡债务的奖励补助制度。奖励补助可进一步增强减债动力,对通过节减支出,挖掘自身潜力而消化的债务,尤其是消化的历年拖欠工资,给予所消化款额50%—70%的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消化工资挂账。 $$改变现行不合理的财税体制。要彻底改变地方税务部门不为地方服务的状况,将人权、财权划归地方政府管理,或者公用经费不再实行上划,直接由县财政拨付,工商地税由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按级次入库,挤干财政收入中的水分,解决财政虚收问题。确定财政体制时,充分考虑县级财政应承担的责任,转移支付的额度与县乡政府普遍承担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等多种地方公共产品的责任匹配。 $$上下联动,机制激励,省市县全面建立债务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 $$建立严格的县乡债务控制系统,控制增量债务。充分重视控制增量债务在债务治理政策中的作用,统一口径,对县乡债务进行清理,从上至下建立台账,杜绝债务增加;县乡举办公益事业,进行公务消费,必须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向金融机构借款,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实行增量控制策略;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规范基层政府行为,杜绝为各类经济实体、企业担保贷款。 $$建立县乡债务消化考核制度。强化各级对财政风险的认识,树立“偿债也是政绩”的思维,把债务控制和消化指标引入对县乡领导的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从机制上推动债务危机的化解,消除财政风险。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