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日期:2006.12.0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作者】 严正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建设 全面推进 经济社会发展 党代会 求真务实 对外开放 长三角 加快发展 港澳 

【版次】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省第八次党代会是在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报告的最大亮点体现在“福建特色、海西建设”八个字上。报告第一次全面准确地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突出阐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第一次全面阐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明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福建发展的美好前景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的关键是要团结全省人民奋发有为,开拓进取,全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报告提出,未来5年,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在促进持续增长、发挥对台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改革创新、突出和谐文明五个方面开拓新局面。五项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核心是持续、平稳、健康地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要走在全国前列,要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快速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凸现海峡西岸的区域优势,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求真务实,穷追不舍。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省第八次党代会向全省150万党员和广大群众发出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的号召,我们要在新一届省委领导下,奋力拼搏,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局面。 $$未来5年,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省份。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城市化步伐,构建海峡西岸城市群,依托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提高三大产业比重中第三产业的比重。 $$福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信息、石化、机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主要不是靠现有存量来调整,而是靠增量来调整,靠新项目的落成来改变原来的结构。福建要切实实施项目带动,尤其要关注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的大项目。海峡西岸与长三角、珠三角比,欠缺的正是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大项目。要着力提高工作效率,求真务实,立足实际,力求实效,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满腔热情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上,推动产业积聚,构建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海峡西岸综合竞争力。 $$海峡西岸的优势在于“台”和“港澳侨”。要发挥对台优势,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密切与台湾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的联系与合作,加大吸引台商力度,进一步推动闽台经贸发展。对台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海峡西岸要着力先行先试,争取更多作为。海峡西岸理应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前沿平台的作用。港澳投资占福建利用境外资金的首位,要充分借助内地与港澳之间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机制,充分发挥港澳服务业高度发达的优势,实现闽港澳优势互补。福建在海外有1000万侨胞,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和财团,要充分发挥侨力,引导他们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福建农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农民,发展生产、提高收入、实现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农业的投入,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把尽可能多的投入用在农村最需要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上,用在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上,用在培育新型农民上。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切实做好进城农民工的各项工作,为他们异地安家落户创造条件,促进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使命。近几年,福建在全国率先推行全省范围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率先推行农村保险试点,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率先设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这些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未来5年,福建还将在发展民主政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为民惠民等方面继续努力。 (作者是福建社会科学院教授)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