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崭露头角

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崭露头角

日期:2005.01.2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作者】 邹云 吴亮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 产业集群 福建省 珠江三角 宏观调控政策 市场经济规律 长江三角 纺织服装业 生产基地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去年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以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大格局。如今一年过去了,福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崭露头角,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引人注目。$$各种要素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拉力”下加速整合$$2004年福建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增幅超过12%,进入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良性周期。福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海峡西岸形成了一个东临台湾,西邻赣湘,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经济联系紧密、中心城市支撑、要素流动聚集的经济综合体。在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带动下,形成闽江口都市圈,构成闽东北一翼。在厦门经济特区和泉州侨乡工贸城市的带动下,形成闽南“金三角”城市圈,构成闽西南一翼。经济发展的这两翼,已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板块实现“对接”。在此基础上的产业链正在向省内腹地和周边地区延伸。$$和台湾越来越紧密的经济互动,使得海峡西岸经济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截至2004年10月,台资在福建的项目达到8010个,实际到资103.5亿美元。目前福建和台湾的经贸依存度已超过25%,闽台之间已基本形成相互依存的产业链格局。专家认为:“福建与台湾正在形成一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海峡经济区,并将发展成为与两大三角洲并驾齐驱的经济增长极。”随着沿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两大三角洲正在与福建形成“对接”之势,各种市场要素在福建冲撞、融合、聚集,为沿海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以纺织服装业为例,福建和周边的纺织服装业形成了互为依托之势,迅速扩大了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两大三角洲之间开始形成互为经济腹地之势。去年福建工业品的产销率接近98%,除了出口增长外,福建与周边地区的市场“交融”功不可没。$$产业集群正在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核”$$观察一个经济区的崛起,要看其是否有竞争力优势的产业支撑。目前,福建已形成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相互配套的产业支撑体系。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为主的三大支柱产业及产业集群快速成长,2004年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7.2%,几乎占了半壁江山。$$产业集群的不断集聚和壮大,使一些优势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扩张力。以显像管为例,福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显像管生产基地、全球第二大彩色显示器生产基地、全球第四大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产品不仅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企业进行配套,而且大量出口,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福建外贸出口额达29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37%,创历史最高水平。$$福建产业集群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竞争,不仅有助于福建形成对外开放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各类资本产生“吸附效应”。2004年,福建实际利用外资按可比口径在历史上首次突破50亿美元;民间投资进一步活跃,全年达到83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7.2%,占全社会投资的44.9%。$$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协调全面发展和繁荣$$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时,恰逢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关键时期。当时有些人担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与宏观调控政策会不会产生冲突?$$人们看到的是,福建省将宏观调控作为提高福建经济内在运行质量的一次历史机遇。通过清理,福建省对26个不符合国家有关要求的项目采取措施,已取消1个项目立项,暂停建设、限制整改25个项目;福建省撤销各类开发区196个,有效地解决了开发区散、小、多的问题。事实表明,宏观调控使福建的经济发展更趋稳健。$$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2004年初,福建省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亿多元,在全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村低保对象76万人。去年上半年,福建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近60亿元。去年福建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是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加大向社会事业的投入,2004年福建省高等院校招生15.4万人,高校录取率首次突破70%。加快“生态福建”建设步伐,全省筛选、汇总了生态省建设重点启动或推进的29类项目,总投资约768亿元。$$如今,福建省确立了新的发展目标:构建生态效益经济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城镇人居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体系等六大体系,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