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进一步发挥优势 努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进一步发挥优势 努力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

日期:2004.04.13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作者】 荆福生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 发挥优势 海峡西岸繁荣带 发展战略 闽南金三角 三条战略通道 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两岸经济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首先取决于科学的发展战略。在传达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会议上,卢展工代书记指出,充分发挥区位和对台优势,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各方关注的亮点,这是有理论依据、有实践基础、有现实条件的福建发展战略。当前我们要加强宣传和研究,在更大范围内取得理解、认同和支持,以不断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这一战略目标上来。 $$一、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福建的发展融入于全国发展大局中,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加快福建改革发展步伐而提出的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 $$1.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推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省委从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出发,重新审视我省在国内、国际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以清晰的目标定位来正确识别和有效发挥自身区域优势而确定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缘于这样一种发展预期: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来闽投资,加速工业化进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更加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生产、流通环节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等方面全方位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建立具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以增强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福建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这是我省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而设置的更具突破性的战略布局,与过去的发展战略相比,起点更高、视野更宽、内涵更丰富、政策指向更明确。 $$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的不断深化。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在环海峡经济圈中处于西岸的主体地位,与海峡东岸的台湾历史上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族群体和经济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旨在建成与东岸相互呼应的环海峡经济圈,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构成三足鼎立态势。它将依托海峡西岸独特的地域优势和区位优势,把以中心城市为支点、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地区整合成为统一的区域竞争单元,着力推进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着力提升与台港澳的合作水平,使福建成为两岸三地经贸合作、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进而推动我国东部沿海繁荣区域的整体联动,实现国家关于东部加快发展的基础上积累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最终实现全国统筹、协调、快速的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把福建置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上进行的战略考量,致力于走省际区域对接和区域整合为内容的“经济区战略崛起”的发展路径,以期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化“夹击”为“逢缘”、变“压力”为“动力”,在“合围”困境中求得突破、在参与竞争中赢得发展主动权,以不断推动两个三角洲和环海峡经济圈的融合。 $$3.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发展空间扩张战略平台的精心打造。海峡西岸的特殊区位,赋予福建在特殊历史时期中的特殊职能和责任,也同样给予福建以特殊机遇。海峡两岸因经济发展道路不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两岸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海峡东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本积累较多,科技产业基础较好,市场营销及管理经验较丰富,但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将一些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岛,以寻求与西岸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继续保持生产成本的竞争优势;而海峡西岸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空间较大,但资金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管理注入,需要新的产业进入,以产生比较利益优势,形成强大的生产竞争力。两岸这种强烈的对接互补需求需要提供需求实现的有效载体,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构筑大陆与台湾产业结构对接融合的重要枢纽、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战略平台,它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台资、侨资、外资以及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祖国大陆,而且借助这一战略平台,也为中西部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发展创造更多投资贸易合作机会,来进一步拓展福建的发展空间。 $$4.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祖国统一战略基地的积极构建。在发展海峡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问题上,需要在海峡西岸构筑一个能够在促进两岸经济和文化融合、完成祖国统一中发挥载体作用的功能性区域。福建面对台湾,特定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福建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又是推进两岸统一大业的基地:一衣带水相亲相近的地缘和渊源关系、一脉相承同音同俗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一水之隔同宗共祖的血缘和亲缘脉络,构成了福建对台的独有特点。一个全面繁荣的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势必降低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落差,促进闽台经济整合、共同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形成环海峡经济圈,它把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祖国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进一步形成共生共荣的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实现两岸三地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将极大地推进两岸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增强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经济依存,让更多的台胞从祖国大陆经济增长中受益,提高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认同感。从这种意义上说,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海峡两岸密切往来、加强沟通的交融地,是两种社会制度、两种经济体系相互衔接的桥头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将进一步为推动海峡两岸合作、加快祖国统一步伐奠定坚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 $$5.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统筹发展战略要求的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全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本身就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通过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把区内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个要素、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整合统筹在一起,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山海之间的大跨度、多层次、全方位协作融合,使保护生态环境与推动城市化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效协调起来、资源合理开发与加工转化增值扎实联动起来、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同经济建设有效统一起来。因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整合国际、国内和省内各类资源,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三个层面发展差距,全面提高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它是省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是以“培育区域竞争优势,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为根本诉求,既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又突出了福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既着眼于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的深刻体察,又立足于对处于特殊地位的福建经济成长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既按照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要求,又紧密结合现实福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其创新思路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非均化发展。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自然而历史地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梯度,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只有通过非均衡增长阶段才能实现。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在保持适度非均衡的前提下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形成,则取决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资源配置优势、生产力组织结构的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就是站在全国发展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基础上,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把非均衡看成区域经济成长的手段、动力机制乃至目标,依托自己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和特殊板块特点的经济单元,通过创造吸引要素聚集的优势体制和环境,推动资源要素进一步聚集,努力促进优势产业的不断聚集和迅速增长,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地区,进而带动相关地区、产业的发展,以弥合和对接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经济区,构建我国东部整体发展态势,通过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均衡协调发展再辐射带动中西部发展,这是国家加快区域发展大局的客观需要。 $$2.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团块化推进。区域经济使资本、劳动力和管理者在地理上趋于相对集中的团块化发展。作为团块化推进的地区,不一定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它一定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对外经济联系迅捷方便、有一定发展基础和良好投资环境、能够较快集中起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的地区。经济区是经济团块作用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条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增强其极化作用,吸引更宽地域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区域极”流动,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要素,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其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的扩散作用,使其成为“扩散中心”,通过这种持续扩张的吸引效应和扩散效应,努力使经济区域内经济增长方式由增量模式向效益模式转变。 $$3.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一体化构建。借鉴国际发展经验,建设更大范围的经济区,以一体化的空间形式组合生产要素,不仅可以提高产业和资本的集中度,降低平均单位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而且通过这种乘数作用(指最初的投资支出将带来一系列的消费再支出,这又将促进一部分人的收入增长,其最终结果便会促使区域经济进一步繁荣),产生单体所不具备的生产要素组合效应、单位投入的要素放大效应以及资本运作协同效益等,并将重新建立起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新技术、新管理、新企业、新市场、新产业。当前,区域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互补性、协作性和融合性进一步增强,我国以产业、生产要素等互动为基础、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区域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通过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信息资源结构、城市和空间结构以及在政府调控、服务方式、手段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一体化构建,为我们扩展区域经济活动舞台,利用更大地域的乘数作用,进一步推动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合理分工,从而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区域内的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福利创造条件。 $$4.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累积化循环。发展经济学认为,一旦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生产要素整合在一起,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建立会带动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上升;相关产业的增长,并可以使得区域对外贸易加强,财政收入增加;而财政收入的增加,又可以带来更好的基础设施。这样,充满活力的产业布局、劳动力市场和更好的基础设施又能吸引新的产业到此布局,如此一种发展将带来另一种发展,并形成一系列的发展循环。更重要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的动力在循环过程中往往互为因果,产业聚集和经济规模也就在这种循环和累积过程中不断扩大。一般而言,区域经济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一是以交通信息能源为主的基础设施体系;二是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体系;三是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现代经济要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相对领先、适度超前;城市是区域经济竞争的基本单位,是各要素相互作用、聚集整合的主要空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产业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聚集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在区域内部率先加强以交通、信息、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要素的不断传递、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体系迅速成长壮大,又进一步促进产业要素集中度和整合效率的提高,以及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的有效发展,并借助于这三个体系的梯度推进、滚动发展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三、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积极的现实条件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充分考虑了福建发展的时代背景、经济基础、社会条件、战略定位、竞争需要、历史变迁等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具有内在要求和充分的现实条件。 $$一是具有逐步完善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为打通空间屏障、扩大经济腹地和拓展市场空间,我省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着力塑造交通大平台,改善区域交通布局。我省沿海地区现已形成功能较为清晰的港口群,其中福州、厦门两港是我国重要的枢纽港。从陆路运输看,我省已打通了北承长三角、南联珠三角的高速公路南北大动脉,十条出省公路已全面改造升级。温福铁路、福厦铁路也将相继动工,“八纵九横”省级干线公路网扎实推进,一个优势互补、运达便捷的区域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并且这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的“波浪效应”正日趋凸显出来。即其效益在空间上向全社会相关产业转移,在时间上向未来经济增值转移。目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构建福州、厦门、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为支撑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基础条件已基本具备。 $$二是具有加快发展的经济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福建省生产总值达5241.73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03年的11位,人均GDP居全国第7位。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作为改革开放的龙头、窗口和前沿阵地,全省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居于全国前列,已逐步形成了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指导相结合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生产要素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区域合作格局,福建与港、台、澳及粤、浙、赣、皖等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我省在改革开放方面积累了相当经验,在管理、技术、人才、市场、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吸收和创新上达到了一定高点,资本积累已有较大规模,某些产业初步具备可以提供加工组装制造业所需要的资本和相对成熟的技术。“有实力才有地位”,经济实力的提升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是具有“上下同欲”的社会条件。省委提出到2017年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这一利国利民的适时之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中引起了积极反响。几年来,省委提出“四个三”、“四个二”、“六项举措”等基本思路已开始显现成效。目前,全省上下这种来之不易的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和围绕大局的合力,这种“上下同欲”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是具有促进发展的人文条件。以闽文化为主体的海峡两岸地域文化素以开放性和包容性而著称,古代闽人筚路蓝缕、开辟新域、艰苦创业所积淀下了特殊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近代以闽人林则徐、严复等为代表的先驱开一代开放风气之先河,其所延续后世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心理,经历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化发展的精神洗礼,历史与现实所构筑的思辩敏锐、善于应对、敢于竞争、虚心吸纳等为表现形态的丰富多样的闽文化资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认同基础,并将进一步使环海峡区域经济的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随着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全省建立和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初步构筑了吸引集聚优秀人才的环境和政策以及人尽其才体制的人才高地,全省技术开发能力、专业技术服务水平、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不断繁荣的社会事业、逐步提高的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有效地支撑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五是具有相互依存的市场条件。我省作为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福建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台湾是福建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地之一,目前来自港、台、侨投资已占福建利用外资总额的84%多。从海峡东岸看,2003年台湾外需扩张主要来自于两岸贸易的贡献,台湾出口增加的金额中,有高达96%以上是来自对大陆出口增加。未来台湾与祖国大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将是支撑岛内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加强两岸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交流合作的客观冲动,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福建是我国重要的侨乡,海外华侨华人有1100多万人,新华侨约有100万人,福建民间侨汇居全国之首,东南亚是福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就海上交通而言,福建是中国距离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的正式启动,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的筹划构建,福建华侨众多的人缘优势和毗邻东南亚国家的地缘优势将进一步凸现,这为加速福建与港澳、东盟和其他国家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我省同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分工协作关系的不断深化,同周边省份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将进一步扩张我省新的市场空间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这种互相依存的市场条件又进一步催生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新的发展格局出现。 $$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扎实的实践基础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具有很强指导性、前瞻性、操作性和整体性的战略布局,同时也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如同国家经济的发展一样,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它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始终围绕发展这条主线,从福建实际出发,基于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山海侨台等特色)和不同阶段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各具特点的区域发展战略。从空间组织形式的角度看,福建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点极开发阶段。在上一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在建设资金有限、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新的投资来源和技术来源,打破这种局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引入外部力量。因而福建作为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省份,只能选择一些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域,进行重点开发,并使之成为区域的增长极或增长点,再通过增长极(点)的迅速增长及其产生的较大地区乘数作用,以促进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于是,针对当时福建资源短缺、工业基础差、财政底子薄、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省委提出了“念好山海经,协调两条线,建设八个基地”,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和通过“以智取胜”来振兴福建经济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思路突出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优势,着重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对外贸易。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发挥福建山海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福建资源特色的经济作物,扩大对外开放,加强闽台合作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部分地区由此获得了率先发展的动力,特别是闽南金三角地区迅速成为福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基于这一现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省委又提出实施闽南金三角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思路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为此下文批准设立闽南金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并赋予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旨在把率先对外开放的闽南三角地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以此带动山区的扶贫开放。这在当时条件下,在客观上也呼应了全国的“全面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 $$二是点轴开发阶段。在经历了点极开发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省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增强,通信交通网络初步完善,区域开发开始进入由极点转向轴线延伸、逐步积累的渐进式阶段。在一些基础扎实、要素的可供给性及空间组合好、发展潜力大的地方,初步形成产业密集地带。省委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与山海协作的客观要求,在坚持“山海经继续念,山海田一起抓”的基础上,提出了“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的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新构想。这一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我省开放、开发与发展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轴线开发,加快了全省经济的共同发展。20世纪90年代前期,省委进一步提出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战略构想:把包括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5个地级市43个县(市、区)作为发展重点,强化其整体功能,增强其综合实力,以此带动全省的发展。这一发展战略突出了闽东南在东南沿海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使我省在参与全国和国际经济分工中取得新的进展,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首次把“闽东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并列为“经济开放区”,对其取得的成就加以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升级,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成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速与国际经济接轨”,明确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通过实施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培植和增强了我省各区域中心的带动作用,加大了支持和促进山区开发力度,促进了区域间经济的联合与协作,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 $$三是网络开发阶段。在经过较长时期的极点开发和点轴发展后,区域经济已有较好的基础,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通信已形成网络。我省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逐步扩散、转移部分传统产业,全面开发新区,这种新旧点轴的不断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即进入网络开发阶段。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构建福建发展的三条战略通道,九个设区市的发展按三个层面同时推进。通过构建并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对内联接通道、对外开放通道,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创业环境,调整发展布局,扩大经济腹地,吸引和活跃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努力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使福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迈上新台阶。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是省委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福建具体实践相结合,适时提出的一项对于拓展福建发展空间、增强全省经济实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部署。这一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对促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体制机制创新,无论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还是区域经济实力,都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推出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不同阶段发展战略都是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发展条件的产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在沿袭我省经济发展脉络、总结前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适时提出适合新时期特点的发展战略。从闽南金三角、闽东南地区、海峡西岸繁荣带到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不仅仅是概念的变化和不同区域形象的交替,更重要的是发展内涵的变化,是我省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发展战略的必然延伸与丰富创新,是省委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作出的科学抉择。同时也是对福建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功实践的总结与升华,这一谋求并实现我省竞争优势的战略设计,积累、融会着省委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全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集体智慧与意志。 $$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极其丰富的发展内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是个相对性、动态性、全面性的概念,它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发展内涵。 $$一是对外开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海域与陆地,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闽东南经济集聚区,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带,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龙头;第二部分是内地山区经济推进区,它是山海之间经济交流的枢纽,是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骨架;第三部分是周边经济协作区,是福建经济发展的腹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我们要将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以及不同运行方式的各个经济圈整合为同一过程,形成一种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以强化市场的黏合性和融合度,创设更加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特别是要继续强化“省外就是外”的观念,继续发挥我省对外开放的优势,努力构建三条战略通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重点是加强与温州、杭州、上海的合作,北承长三角、环渤海湾等地区的辐射;加强与汕头、广州、深圳的合作,南接珠三角、接受港澳地区与东盟(“10 1”)等地区的辐射;加强与台湾、东南亚的合作,努力建设环海峡经济圈;同时还要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跻身西部大开发,拓展西三角等广大内陆腹地。努力在与各区域的互联互动、优势互补中加快福建的发展。 $$二是协调发展。在经济区内,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特别是在发展中,要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一是更加注重发展的人文特征。突出发展的宗旨和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突出调动发展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各种发展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推动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三是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突出人口增长、生产扩大、消费升级都要适应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泽被子孙,建立长效机制。四是更加注重发展的多样性。突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不搞单一的发展模式。在协调发展中,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更好地发挥政府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作用,调动公共资源,引导社会力量,支持重点领域发展;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要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扎实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发展。 $$三是全面繁荣。这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构筑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为依托,山区中心城市为支点,以快速便捷畅通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通讯网络为纽带,以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为动脉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它将区内等级不同、层次有别的行政区的各具特色的各个区域连成一片,形成对外开放、吸引带动、连片开发、协调发展的全面繁荣区域。我们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资源要素整合为动力,以开放型经济为导向,以支柱产业开发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快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最终形成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先进、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优美、城乡融为一体、社会事业发达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的、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区,成为与珠三角、长三角携手并进的中国经济增长极。 $$总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研究解决我省促进生产力发展、拓展发展空间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发挥我省东南沿海区位优势、服从全国大局、促进祖国统一的一项重大部署。我们要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机遇,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努力落实好省委提出的“四个三”、“四个二”、“六项举措”、“一个目标”的基本思路,不断开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