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立足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立足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日期:2006.01.09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建设 城市群 海峡两岸 新农村建设 加快建设 社会事业 社会和谐 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发展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 $$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我省“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按照“四个推进”、“四个基本”、“四个关键”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把福建建设成为促进祖国统一的前沿平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型省份,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十一五”发展规划蓝图$$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蓝图。 $$他说,“十一五”发展要把握“八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坚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坚持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为民惠民利民。 $$“十一五”期间我省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是:突出强调发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闽东北、闽西南两翼,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紧密对接、联动发展;加强两岸三地联系,逐步形成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区域;依托大型港湾和基础设施,发展新型港口工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培育重要经济增长极,促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加快崛起。 $$他指出,“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完成以下各项主要任务: $$●着力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壮大经济总量 $$●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崛起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以“五缘”促“六求”,扩大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平安$$着力做好“三农”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应着力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黄小晶说,我省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工夫,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和沿海蓝色产业带,积极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到201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条件,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壮大经济总量$$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要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发展重化工业,在产业集聚中调整优化结构,在自主创新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壮大经济总量。 $$黄小晶说,到2010年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9∶51∶40,工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提高制造业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提高能够引导带动产业壮大的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建设福厦沿线国家级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湄洲湾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发展特色装备制造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服务业,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38%以上。坚持陆海联动,以滨海城市和陆域经济为依托,以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为突破口,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海洋产业发展,形成海岸、海岛、近海、远洋多层次的海洋开发格局,到2010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18%以上。$$继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 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崛起$$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推动海峡西岸城市群崛起。 $$黄小晶说,要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排,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把港口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重要港湾的协调整合力度,完善港口功能,重点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积极发展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形成现代化的海峡西岸港口群。加快建设以港口为依托,连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国道和省级干线公路的综合交通通道。完善空港发展布局和机场配套设施。推进福州、厦门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和建设。到2010年,全省港口吞吐能力达3亿吨,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2500公里和2000公里。加快电力结构调整和电网建设,新建全省500千伏大环网,电力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形成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数字福建”建设应用水平。 $$增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为基础的综合规划体系,加快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推进城镇化进程。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2%。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增强城市群的产业集聚能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增强城市群的承载能力。发展城市社会事业,增强城市群的服务能力。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提高城市群文化品位。$$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黄小晶说,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大力提升民营经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建设的投融资新机制。以开放促发展,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提升经济特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对外开放“排头兵”作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新引资方式,提高引资规模和质量,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闽投资。“十一五”期间全省年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亿美元以上。稳定外贸出口扶持政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妥善解决贸易摩擦,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发展对外劳务合作、承包工程和境外加工贸易。$$以“五缘”促“六求” 扩大闽台交流合作$$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应利用有利条件,大力推动闽台交流交往,以“五缘”促“六求”,扩大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黄小晶说,要利用闽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同、商缘广、法缘久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动闽台交流交往,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和辐射效应。采取有效措施,密切闽台经贸联系,加强闽台制造业特别是信息、光电、汽车等产业和金融、贸易、物流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使我省成为对台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推动两岸直接“三通”,扩大对台试点直航和直接往来成果,使我省成为两岸交往的重要通道。扩大旅游双向对接,推进闽台旅游线路互联、资源共享、市场互动。拓展农业全面合作,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促进文化深入交流,发挥我省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加强载体平台建设,健全和落实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两岸三地合作交流,与港澳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创造合作商机,扩大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的成效。$$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黄小晶说,要推进生态省建设,做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粮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质量和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耕地面积稳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上。健全防灾减灾体系,重点加强江海堤防、蓄水调水、水库除险保安、渔港(避风港)、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农林牧渔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灾害性气象预警救援、地震和地质灾害预警救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促进社会和谐平安$$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省应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平安。 $$黄小晶说,应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省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实施一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力争在相关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坚持教育优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重视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到2010年初中、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80%和25%以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增强人才和智力支撑。着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设施先进配套、市场繁荣有序、区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和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新格局。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对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决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检查、人大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认真办理政协提案。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大力推进依法治省。突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深入建设“平安福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稳妥处置群体性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进的一年,政府部门必须着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激发活力,创新举措,以“活”开拓发展之源 $$●突出和谐,注重协调,以“和”提升发展之势 $$●盯紧抓实,求实求效,以“实”打牢发展之基 $$●珍惜人才,营造氛围,以“人”构筑发展之本$$以“活”开拓发展之源$$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又快又好地实现发展目标时提出,要激发活力,创新举措,以“活”开拓发展之源。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谋划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步骤、政策和项目,使新农村建设有一个良好开局。围绕稳农抓好粮食生产,落实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安全责任;围绕支农,整合各类财政性涉农资金,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围绕强农,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围绕活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产业集聚,增强工业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实施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专项规划,推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推动自主开发和引进吸收再创新。扶持品牌,叫响品牌,搞活营销,开拓市场,推行质量标准体系,再创一批规模化、集团化、区域性的名牌,打造产业名市、名镇。 $$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激活消费需求。依托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重要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积极引进国际大型物流企业,扶持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培育流通龙头企业,加快“万村千乡”工程建设。继续落实激活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各项政策,发展适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各类房地产。 $$完善外经贸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对外开放活力。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继续由省级财政统一负担,出口奖励政策保持不变。壮大民营外贸经营主体,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拓展新兴出口市场和海外营销网络。完善外贸出口预警监测机制,支持出口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努力增加有效进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灵活务实拓展闽台合作,加强闽港澳侨经济交流。支持台商投资区和台资企业相对集中地区的发展,主动承接台湾机械制造、信息产业和光电产业。拓展沿海地区与金、马、澎直接往来,以厦门增设为两岸春节包机新航点为契机,推动闽台空中直航、邮件互换和电信直达。落实台胞落地签注五年有效政策。办好涉台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更多闽货入岛展销,扩大对台小额贸易,开展对台劳务合作。推动海峡两岸(福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促进闽台农业科技和项目对接。密切闽港、闽澳经贸合作,继续推动联合招商,争取金融、旅游、物流、人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以“和”提升发展之势$$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和谐,注重协调,以“和”提升发展之势。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抓紧修编中心城市规划,推进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加快进出城快速干道建设,完善市区路网。加大城市堤防、排涝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加强中心城市之间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协作。积极培育中小城市,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完成土地整理30万亩;强化水能资源的科学开发与管理,重视小流域综合治理;提高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和集约开采水平;建立健全节约资源的长效机制,落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财税和价格政策;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和城市内河污染治理,实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水源地、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公益林保护和生态示范区建设。 $$着力构筑和谐社会安全网。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推进劳务派遣市场化、社会化,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力争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探索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努力解决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 $$办好惠民实事促进社会和谐。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缓解县乡(村、居)财政困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继续实行农村低保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助学体系。推行省、市、县级医院挂钩帮扶所有乡镇卫生院,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试点范围,千方百计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对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实施医疗救助。继续推进“造福工程”,抓好“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水利“六千”工程。 $$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氛围。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教育。$$以“实”打牢发展之基$$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盯紧抓实,求实求效,以“实”打牢发展之基。 $$扎实推进重点建设。保持合理的投资建设规模,提高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工业项目投资占重点建设投资的比重。安排省重点项目402个,总投资5468亿元,年度投资675亿元。重点项目中工业项目221个,总投资1717亿元,年度投资253亿元。加快温福和福厦铁路、浦南和泉三高速公路、炼化一体化等在建项目进度,开工建设厦深、龙厦、向莆铁路和永武高速公路、三个LNG燃气电厂等项目,争取开工石狮PTA、厦门PX、德盛镍合金、南纸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福建核电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坚持以规划带项目,编制实施海峡西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等34个专项规划,策划、生成和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把提升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围绕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重点在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推出一批适合民营企业投资的具体项目。定期发布民营投资项目信息,做好各环节的服务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建立部门协调制度,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增强海洋开发实效。落实厦门港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继续研究推进其他重要港湾的实质性整合。加快建设嵩屿港区一期、江阴港区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泊位,配套建设深水航道、疏港公路和铁路,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发展壮大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矿产能源业、海洋制药业等新兴产业,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壮大财政金融实力。大力培植骨干财源,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确保重点支出,逐步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的力度。严格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稳步扩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完善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规范财经秩序。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大金融产品创新。落实我省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合作协议,促进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双赢。$$以“人”构筑发展之本$$本报讯(本报记者)省长黄小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珍惜人才,营造氛围,以“人”构筑发展之本。 $$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项目集聚人才,以事业吸引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机制激励人才。允许试,鼓励闯,支持上,使各类人才有所作为、脱颖而出。继续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博士后站点建设,完善闽籍院士专家联系制度,加大复合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全年新增党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推动职业培训市场化,全年新增35万名技术工人、4500名高技能人才、8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实施人才市场“1211”工程,拓展人才中介服务领域,扩大两岸三地人才交流,积极引进智力。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增强人才培养能力。优化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增加农村教育投入,突出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课改”,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进一步结合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抓好福州、厦门高校新校区建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考录取率保持在70%以上。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完善民办教育分级管理办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发挥领军人物作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开展重点领域优先主题的攻关。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力争更多科技项目进入国家计划。推动科技资源整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提高产学研合作实效。发展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促进工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抓紧培养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军人才,在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形成人才梯队和研发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家、专家在技术创新和推广中的关键作用,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 $$优化人文环境,促进文化振兴。制定并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政策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扶持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品牌的文化企业。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印刷发行等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会展、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培养一批名家大师和文艺尖子,鼓励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开发文化资源,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