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发展农业:夯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基础

发展农业:夯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基础

日期:2004.09.2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朱鹤健

【关键词】发展农业 经济区 福建农业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实海 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可持续发展 节粮型畜牧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特色农业 

【版次】

【分类号】BHA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福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没有农村的全面繁荣,就没有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繁荣。福建要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工作机制,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农村的发展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来带动农村的繁荣。必须在解决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实施若干新的发展战略。 $$一 常规农业拓展与升级战略 $$常规农业的拓展与升级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作为缺粮省,福建固然要重视粮食生产,但在国内市场不断完善和加入WTO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福建农业不能仅仅依靠耕地,应根据福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耕地紧缺、劳动力费用相对较高、科技素质较高、市场意识较强等特点,充分利用其各种各样的丰富自然资源,使农业结构尽量与资源结构相匹配。稳定粮食生产,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发挥福建亚热带气候和山海资源优势,把亚热带的水果、茶叶、食用菌、蔬菜、烟叶及花卉等产业,作为特色农业来抓,因地制宜地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使畜牧业生产规模与种植业生产规模相匹配,促进农业生产体系的良性循环,满足农业自身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加大对天然阔叶林的保护力度,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全面改善林业生态环境。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福建省农业生产的主体越来越多元化。为此,必须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围绕农业支柱产业,鼓励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扶持和培育一批能开拓市场、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生产发展的龙头企业。建立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传统农业与适度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大对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力度,加速农工贸一体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随着国内主要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依靠初级农产品开拓市场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必须通过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才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不仅能够推动农产品营销和加工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向农民及时传播市场信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这也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条现实途径。 $$福建农业结构调整规划的指导思想必须由“确保粮食自给”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转变,由发挥国内区域比较优势向发挥国际区域比较优势的方向转变。针对福建省内沿海地区与山区的不同自然、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农业的区域化。在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强调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并在近期内着力做好山海农业协作、闽台农业合作和外向型农业开发。近年来,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劳动力和土地的作用下降。而1990年以来,福建省从省级到地方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投入都较少,据统计,福建省2000至2002年三年财政支农经费总额都不到1亿元,占全省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都只在1.5%左右,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农民几乎成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唯一主体。一方面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生产性资金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服务极不健全,现行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农村点多面广的资金需求,而且资金外流严重,加剧了农业生产资金的严重不足,因而造成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较低,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脆弱,科技创新能力差,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与发达国家科技贡献率高达60%-80%相比,差距甚大,远不能满足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 城乡互动战略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隔的二元经济制度,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城市和工业支援农村和农业的力度有限,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乡镇企业发展速度的放慢,“三农”问题日显突出。 $$福建自1990年以来,在城市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农民增收步履维艰,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衡量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1990年的0.24,逐年上升到2002年的0.31,已经超过国际警戒水平(0.30),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收入中的不可比因素,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还要大。然而,这还只是从平均意义上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如果考虑到平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掩盖作用,则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严重性实际上还要大得多。目前福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因此,福建应该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城乡互动战略: $$(1)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制定和实施反哺农业政策。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世界各国的经验是工业化中期以后(人均GDP1000美元),当城市部门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积累而获得发展后,农业和农村不再向城市和工业输血,并开始接受城市和工业的反哺。福建2002年初人均GDP已经达到1400美元,全省工业化进程正在向中后期推进。相当于日本和韩国60年代初中期的水平,也是在这个时候,日本和韩国开始逐步大规模向农业和农村反哺,并采取政策反哺、资金反哺、技术反哺和体制反哺等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日本的《农业基本法》规定政府农业预算必须不低于当年财政总预算的7%,自1960年到1980年,日本中央政府农业预算在国家总预算中的份额一直保持在7%以上,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其份额虽有下降趋势,但绝对额有增无减。而福建2002年这个指标不到1.5%,与此相差甚远,福建应该向国外的成功经验学习,不仅要尽快取消农业税,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在目前农村市场日渐相对萎缩的情况下,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无论对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于城乡居民的平等发展权利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2)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全省城市化水平。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仍未彻底打破。城市化相对滞后,直接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不合理,2002年全省城市化水平仅为41%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大大落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阶段的水平。虽然全省农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1990年的58.36%下降到2002年的44.75%,但与第一产业(农业)只占全省GDP的14%相比,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显太多。在目前情况下,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全省城市化水平,是福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也是城乡互动的重要内容。应以新发展观的城乡统筹为指导思想,遵循地域空间组织规律,结合福建自然经济情况,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 $$三 农业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问题。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在已有的粮食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树立大食品的观念,确实提高节粮型畜牧业与节料型水产业生产水平,进行合理配置和区划。福建地处沿海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占全国的18%,而且沿海岛屿林立,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条件,目前水产养殖能力提高的空间很大,应该努力提高节料型水产养殖的生产水平;利用气候优势,发展牧草,提高与种植业密切相关的节粮型畜牧业的生产水平。近年来,随着福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福建土地征用量逐年攀升,由此产生的农民失地问题日益严重。土地主管部门应该根据《土地管理法》,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建设、发展,又要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严把土地征用关;同时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稳定,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重视提高耕地质量,福建人均耕地很少,不同质量的耕地,其农业产量相差极为悬殊。只有拥有足够数量的优质耕地,才能通过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和复种指数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福建的良好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全国最高生产潜力区域之一,应该大力发挥土地生产潜力,进行冬闲田的合理开发,以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食品安全日益关注。应加强农、牧、渔食品有害残留的控制和环境污染物在食品中残留的普查和监测。在推选ISO9000系列和HACCP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省情的、与国际接轨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并与发达国家进行食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比较研究,参照我国已有的标准,制定福建自己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和法规。 $$当前福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情况仍然比较严重,水生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功能脆弱,生态安全受到威胁等。因此必须开展农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推行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和农村工业,建立农业灾害防御、预警体系,以确保生态安全。 $$法制安全是农业和农村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省建设的要求,以《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若干规定》和《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基础,逐步制定和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法制保障体系,其主要内容有:加强福建农村非点源污染的立法工作,制定小城镇开发环境保护以及乡镇企业污染问题的控制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合乎福建特点的农村环境标准,完善全省农村环境保护标准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执法水平和效能。 $$四 资源优化配置战略 $$农业资源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耦合系统。只有在优化配置好区域农业资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使之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选择出最适宜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最大限度挖掘农业资源系统内在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效益。 $$福建特色农业布局可以用“三个成片带,两个分散区”来概括:(1)临海海产农业带。发展沿海滩涂海珍品养殖,推广沿岸工厂化海产品养殖,推进港湾生态式大型围网、拦网养殖和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化,发展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休闲观赏渔业。(2)沿海特色农业带。沿海地区大多经济比较发达,应该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加强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选择“名、特、优、新”品种,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突出发展花卉、果蔬产业,拓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建成闽东南特色农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外向型农业示范基地。(3)山区生态农业带。福建山区不仅面积较大(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的85%),而且大多是江河的上游地区,其生态环境质量对下游的经济中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更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育工作的力度,推广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农业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和林、果、竹、茶、菌等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发展规模优势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4)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和城郊设施农业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主要散布在福州、漳州和泉州三个地区,应该加大与台湾高新农业的融合,大力引进台湾农业高新技术、优良品种、先进管理模式,改造和提升福建传统农业。城郊设施农业区则散布在各个大中小城市周边地区,应该加大设施投入,加强农村与城市在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方面的整合,大力发展节地型花卉园艺和水果蔬菜种植,充分发挥农业的休闲与教育功能。 $$五发展知识农业战略 $$知识型的现代农业(知识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持续高效技术等)和工业成果(食品加工制造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武装的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武装农业,使之成为融经济、科技、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当前,农业对生物技术的需求日增,以提升福建农业生物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与整体研究水平以及产业化水平为目标,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发掘利用为重点,加快从跟踪性研究到自主创新研究,从通用技术的应用到开发、建立关键性、高通量平台技术。农业信息化构成了农业发展的新特征,农业信息技术是一个多维技术体系。运用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和市场逐渐实现信息化,使信息技术成为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应用的最主要形式;成为农村教育的主要手段和农业科研的基本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世界农业研究的核心任务,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促进各个农业子系统的有机耦合,加强节地、节料和节水型农业技术与区域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快新材料和新工艺高度密集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效益的设施农业的发展,运用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 $$注重智力这种无形资产的投入,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科技文化,加强各农产品、各农业协会向农村选派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科技特派员、乡镇流通助理)等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工作,努力培养和壮大知识农民队伍,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功能,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增强福建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的运用成为可能,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日益明显的各农业相关产业部门有机结合,促进产供销或农工商等农业经营的一体化。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