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定位的现实选择

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定位的现实选择

日期:2004.03.16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作者】 严正吴肇光

【关键词】海峡西岸繁荣带 现实选择 经济区 珠三角 大三角 区域定位 国际经贸关系 分工协作 互利互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福建应当“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区域定位是福建上上下下经过长期酝酿达成的共识。福建选择这一区域定位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 福建与台湾的关系日趋紧密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特定的区位条件决定了福建既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省份,又是推进两岸统一大业的战略基地。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地缘、亲缘、血缘、文缘,一脉相承的文化习俗和语言环境,要求福建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也决定了要在海峡西岸构筑一个能够在促进两岸经济和文化融合、完成祖国统一中发挥载体和平台作用的功能性区域。 $$福建经济与台湾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海峡两岸因经济发展道路不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海峡东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雄厚资金,科技产业基础好,市场营销及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但市场狭小、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高;而海峡西岸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资金不足,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管理经验。台湾从20世纪60-70年代走上了外向型发展道路,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其主导产业的选择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因而,迫切需要将一些已经或正在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福建具备接纳台湾产业的条件。与此同时,福建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农产品在台湾也很有市场。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即台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为将来和海峡东岸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创造条件。从全国区域生产力布局看,打好“台湾牌”是福建潜在的战略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闽台经贸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福建是大陆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也是台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福建设立了海沧、杏林、集美、马尾台商投资区,建立了漳州与福州台商农业投资开发区,开通了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与湄洲湾五个两岸定点直航的口岸。金门与厦门、马尾与马祖的往来日益频繁。尽管闽台经济合作由于政治原因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尽管台湾当局今天还在做疯狂的“台独”叫嚣,但祖国统一终究要实现,不论是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的和平统一,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武力解决,祖国统一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福建以及海峡西岸的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与台湾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福建必须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起来,为构建“环海峡经济圈”奠定基础。 $$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布局中,环海峡经济圈将是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一样重要的经济区。环海峡经济圈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增长极,福建也只有在这一经济圈中才能有自身的位置,也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是要将福建经济发展与促进祖国统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福建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和文化融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二 福建处于长三角、珠三角之间的连接地带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两大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最具有经济活力的都市带,对福建经济既有辐射作用,也有“虹吸”作用,既有长三角、珠三角企业来福建投资建业,与福建企业分工协作,更存在把福建资本、资源吸引到两大三角洲去以及把福建作为两大三角洲市场、劳动力供应地和副食品生产基地的趋势。福建夹在两大三角洲之间,既能互利互补,更有竞争压力,既是机遇,更有挑战。地处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福建,常被置身于“被边缘化”和“南北夹击”的境地。从全国区域生产力布局看,打好“台湾牌”是福建潜在的战略优势。海峡两岸合作的环海峡经济圈一旦形成,其GDP总量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将大大提升福建与台湾同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的竞争力。 $$当前,福建经济从总量和产业竞争力上都无法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但福建也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的指标看,2002年福建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630.39美元,三大产业结构为14.2∶46.1∶39.7,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为44.7%、26.1%和29.2%,城镇化率达到44.6%,表明目前福建省经济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福建海岸线长,深水港湾多,有建设大型深水港和大型临港工业的条件,有发展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的条件。福建一个3350万人口的省份,总量居全国第11位,人均GDP居全国第7位,在全国也是个经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应当有自己的区域定位。 $$刚通车的同三高速公路穿过福建沿海,把两大三角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将修建的时速200公里的准高速铁路更会增加福建与两大三角洲之间的人员往来。从长江口到珠江口,福建的区位是既连接两大经济区,又和两大经济区共同构建中国东南沿海繁荣带。因此,福建必须进一步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技术合作,主动加入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分工协作,承接两个三角洲的辐射。福建应当在分工协作、互利互补中奋发自强,成为镶嵌在两大三角洲中的一个独具活力的全面繁荣的经济区。 $$三 从海峡西岸繁荣带到海峡西岸经济区 $$1995年中共福建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当时的海峡西岸繁荣带主要是指福州到漳州的闽东南沿海地区。虽然后来随着人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把海峡西岸繁荣带延伸到闽东,进而又延伸到南平、三明、龙岩,但这种认识都还只是着眼于建设自身,没有摆到环海峡经济圈组成部分的位置上去认识,没有摆到与长三角、珠三角携手并进的意义上去认识。因此,把海峡西岸繁荣带上升到海峡西岸经济区,体现了对区域定位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发挥对台优势、强化与两大三角洲分工协作意识的深化。这不仅是“繁荣带”到“经济区”的名词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涵的发展,是环海峡经济圈的构建,是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携手并进。因此,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制订之时,要充分考虑闽台之间产业合作、金融合作、商贸合作、交通运输物流合作、旅游合作以及科技、文化交流的机制,要综合考虑与长三角、珠三角分工协作、互利互补的机制,这和只考虑自身繁荣带建设的规划将有很大的区别。 $$早在1981年中共福建省委就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提了“念好山海经,建设八个基地”的战略设想;1985年1月,为了更好地搞活经济,扩大国内开放的领域,国务院召开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 州 、泉 州 三角地区座谈会,批准了这个座谈会纪要: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又一重要步骤。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1995年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了:“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当前,我省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两岸经济文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福建区域定位的必然延伸与发展。 $$四 应对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经济形势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下,原本有着密切经贸关系的中国内地港澳台(简称四方、四地)经济合作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针对四地经济整合关系的可行性,先后提出了“中华经济圈”、“中华经济协作系统”、“南中国经济圈”、“华南经济区”、“环海峡经济圈”等构想,而以闽台为核心的海峡区域经济协作(环海峡经济圈)更备受关注。 $$首先,“一国两制”构想为环海峡经济圈奠定政策与理论基础。在“一国两制”的政治原则下,在基本尊重现有闽台经贸关系的基础上,大陆把对台的经贸关系定位为:视同国际经贸关系,采取国际经贸的通行做法,纳入外经贸体系管理;对台在大陆设立的企业“视同外商投资企业”。“视同国际经贸关系”的对台经贸关系性质,给闽台经贸往来顺利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其次,随着内地与香港、澳门CEPA的尘埃落定,从战略角度看,这是中国区域经济整合深化的开始,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举措。环海峡经济圈的构想正是应运这一时代的要求而产生的。 $$再则,福建在环海峡经济圈中处于西岸的主体地位,与位于海峡东岸的台湾有着地缘、血缘、亲缘、文缘等诸多方面紧密联系,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族群体和经济体。 $$经济区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概念,包括自然条件、居民、社会生产、以往的文化积累等。经济区的划分是根据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客观规律来揭示各地区发展经济的条件和生产力分布的特点,从充分利用各地区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出发,合理地规划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为生产力的地域组合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的目的。之所以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一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能够极大地促进环海峡经济圈的发展,推动两个三角洲和环海峡经济圈的融合;二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将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祖国统一有机结合起来的必然和最佳选择,它可以促进两岸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将极大地增强台湾对福建乃至祖国大陆的经济依赖,为祖国统一提供一个有效开展工作的载体和平台。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