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首页>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之路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之路

日期:2004.05.25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作者】 黄家骅

【关键词】海峡西岸 经济区 崛起之路 经济腹地 市场约束 三角洲 海峡两岸 绿色制造 寻找型 珠三角 

【版次】

【分类号】BH66

【录入时间】2015.05.22

【所属分类】统计年鉴(地方性)/报纸

【全文挂接】

【全文】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经济跨越性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最优的资源一体化配置效率来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崛起。 $$一 放大区位优势 凭借合力崛起 $$北承南接,东衔西进,这是目前讨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流行说法。其实,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守株待兔,期待周边区域给予利益共享的机会。事实上,迅速崛起的南北三角洲,并不给福建留下充足的区位优势的回旋空间,甚至还有可能通过“虹吸”拉走福建本来就不丰厚的生产要素,通过“挤压”缩小福建本来就不宽裕的市场分量,使得福建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危险:一是“被边缘化”危险,即福建的资源与市场无法直接融入长三角与珠三角,从而处于产业边缘、资本边缘、市场边缘的不利地位;二是“被稀释化”危险,在南北三角洲“极化”效应不断放大的过程中,从外围圈层吸引走的产业与资本将会大于从核心圈层外溢出的产业与资本,原先投向福建的外资和台资将会随着“路径逆转”而流向南北三角洲;最后就是“被低端化”危险,即福建与南北三角洲无法在同一平台上形成城市共等级、产业共轭性、市场共协调的“高对称”的伙伴关系,而可能成为它们低端资源配置的外围区域。 $$面对上述残酷的区域经济竞争现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确立“追赶”与“超越”并驾齐驱的原则,一手抓“追赶”,瞄准南北三角洲的产业薄弱环节、资本闲置部分、市场空白方面,见缝插针地“追赶”;另一手抓“跨越”,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创新名牌产品、形成优势行业,势如破竹地“跨越”,这样才能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位”与“势”。区位优势构建还面临着一个突出的主体问题,究竟是体现福建为发展主体的要求,还是体现依附于南北三角洲的“客体”要求,也就是说,是“主体”为本,还是“客体”为倚?实际上,这两种疑问都体现了过激的偏向,是不可取的。固然,福建三面环山,一面朝海,城市体量小,交通欠发达,产业不完整,市场空间窄;而且闽浙、闽赣、闽粤省界上百公里广阔地带均是产业与资本的空白带,与台湾海峡东岸又因为政治变数而难以迅速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合作;福建省会福州市至浙江杭州、江西南昌、广东广州这些省会城市均需10小时以上车程,穿越台湾海峡的最近船程也要10小时以上,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来观察福建与周边省区的连接状况,我们确实没有很突出的地缘优势。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主要还是要靠福建三千万人民的艰苦努力。但是,福建地处南北三角洲之间,又有两岸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的优势,完全可以承北接南,东衔西进;依托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东岸的资源指向,完全可以整合出一个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经济区。所以,应该确立“主体”与“客体”共同发力的原则,只有和长三角、珠三角、海峡东岸相连并进,才能增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做足两篇“西进”的文章,其一是吸引台湾产业与资本“西进”;其二是驱动福建经济腹地与市场前沿“西进”拓展,这两篇文章也就是从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促进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这个“双西进”指向实际上就是“经济腹地”与“市场前沿”的寻找问题。上海之所以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就是因为其背后有广袤的长三角15个中心城市和长江水系连接的6个省份为经济腹地的缘故,反之,天津这个工业城市之所以不能成为区域经济的首要龙头,不仅因为邻近的北京抑制和分流的结果,而且因为它的经济腹地缺乏纵深,也就难以担任市场前沿的重任。所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要确立腹地与前沿相互带动的原则,把福建作为海峡东岸的经济腹地,把福建内陆作为海峡西岸沿海的经济腹地,同时吸引湖南、江西等内陆省份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腹地,这样才能加强海峡西岸沿海城市的市场前沿优势。 $$我们做上述设想是因为这些地区作为经济腹地的比较优势相当突出:第一,它们能够提供更为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各种外部环境的优惠因素;第二,成为产业下游链延伸的选择地,担任劳动密集型部分的分工与协作角色,如配件加工、零件组装、整件拆包;第三,成为产业生产链中上游部分,为沿海地区的产业链增值提供基础,如家具、食品、陶瓷、造纸工业等,都是在经济腹地就地取材;第四,成为区域经济中“绿色需求”的供给腹地,提供净化空气、优质水源、干净能源和生活休闲的“绿色后花园”;第五,成为沿海地区和海峡东岸的市场空间组成,有利于沿海地区和海峡东岸的产品更新换代、市场需求分层深化、提高市场占有的规模空间。总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认识,应当跳出福建谋划福建,既立足于福建自身的资源禀赋潜力的激活,又放眼于长三角、珠三角、海峡东岸与福建融通共进所生成的战略合力,因而顺其自然地导出了提升福建区位优势的三大对策原则。 $$二 构建规模优势 通过竞争崛起 $$虽然福建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东南门户”的区位优势,但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福建的区位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传统福建发展思维、发展动作、发展成效的最大弊端是小打小闹,分散重复,无法做大做强,区位优势也就无法突出。如今,我们要吸引海峡东岸的产业与资本西进,并且要与南北三角洲对接融通,就应该摒弃传统思路,立足战略创新,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环境涵养大机遇,争取中央政府给予特殊政策扶持,争取我省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竞争优势: $$第一,构建大港优势。在GDP翻番的追赶压力之下,内地对国际市场的生产要素需求将会直线上升,特别是矿石、石油、橡胶等工业原料几乎是翻番需求,光靠东南沿海的上海港、宁波港、广州港根本无法应付,而且湖南、江西等内陆省份取道江浙或粤广寻求出海通道也未必经济,在福建路网通道发达和港口便利的前提下,它们势必会舍远求近涌向福建。因此,市场与资源约束趋紧,必定会抬高福建的港口优势。近年福建沿海虽有建港热潮,但由于力量分散、重复建设,没有集中财力建设拥有10万、30万吨以上泊位、形成年吞吐吨量3000万吨以上的集装箱深水大港,也就滞延了建设海峡两岸三通的枢纽大港、太平洋西岸国际海运大港的发展机遇。因此,从资源与市场约束的严峻现实出发,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具有“大港优势”的目标出发,可否向中央申请特殊政策,在福州、厦门、三都澳选择一地作为太平洋西岸的“自由港”,配套建设更为宽松的保税区、物流园,从而承接国际物流,搭建海峡两岸共享互动的物流平台,推动福建拓展广阔的外向市场空间和内向经济腹地。 $$第二,构建大道优势。沿海大通道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命脉所在,要在三纵四横高速公路、沿海高速铁路和机场港口加速建设的基础上使福建形成三小时经济圈,同时加快省道和农村路网的建设,迅速提高区域经济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浙江省已在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争取5年内完成5万公里乡村公路全部等级化和路面硬化,引发一场“浙江乡村公路革命”,以便更快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福建省在高速公路高速发展之后也必走这一步,使“福建物流”与“中国物流”迅速相融,并为“三通”做好准备,从而使外界确定福建为台湾产业与资本的主要登陆点、主要大通道、主要转迁站。对台湾厂商来说,所谓“条条大道通大陆”——起点应是福建。所以,福建的“大道”建构有利于环海峡经济圈的拓展。 $$第三,构建大业优势。福建产业化不可面面俱到,但要精、要强、要大。石化产业链的上游要联合国际财团,中游要链接海峡东岸,下游链延伸到内陆;汽车产业则要像韩国现代汽车那样,迅速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品牌才能占领国内市场;而信息技术产业关键是要和台湾联手,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开创能力,才能成为与广东、上海相抗衡的信息产业基地。福建主导产业的大项目还可以选择造船、核电、采掘机械这三大类,这些装备工业需要10年时间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但一旦发挥潜能就对福建经济有强大的产业关联度和市场激活力。特别是造船与核电产业,在资源与市场约束的未来将有更强的产业优势。尤其是船舶制造业,它涉及钢铁、机械、电子、化工等几十个行业和360多个专业和学科,具有区域龙头产业带动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本来就有“海洋指向”的资源配置特征,把造船业作为我省未来的主导产业,既传承历史传统,又发挥临海优势,意义更为重大。 $$第四,构建大市优势。大都会城市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优势构建绕不过去的一个目标。海峡东岸已有“台北大都市”的提法。因此,目前可着重福厦泉三个中心城市的建设,将来应扶持福州成为海峡西岸的大都会城市。大都会城市建设必须依托大片的工业集群、城市簇群、市场组群,容纳人口三百万以上,空间范围两百余公里,形成多级组团支撑形态,对周边的产业、资本、人口与各种生产要素具有高强度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对市区的科技、教育、文化与各种软性资源具有高强度的烘托与整合作用,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城市体量,也有利于海峡东西两岸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的对称性互动与融合。根据这个设想,将来福建省的城市化格局应该在市场化资源配置基础上,逐步摒弃地级市为区域龙头的行政性资源配置框架,更多的发挥省管县的政府引导职能,逐渐形成以福州作为海峡西岸的对称性大都会城市,厦门、泉州作为沿海对外贸易和制造业的中心城市,并以簇群式空间架构带动沿海和内陆中小城市,迅速形成具有广阔海洋指向和经济腹地为基础的沿海城市带。 $$第五,构建制度优势。在人均GDP1000美元之后,制度与人文环境成为区位优势的重要组成,政府效率和文化底蕴更是外部资本与产业是否流入的决定因素。当务之急,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扭转“增长优于发展”的不良倾向,必须强化依法治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施政基调,着力营造重商、引商、亲商的高效软环境,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排忧解难,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胜人一筹的吸纳与兼容优势。并以此为契机,整治福建的经济与社会大环境,落实诚信文明,尊重知识劳动,推崇社会和谐,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同时具有人居和创业的制度优势。 $$三 突破三重约束 实现绿色崛起 $$进入新世纪以来,福建经济一方面呈现重化工业征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大,电力短缺,原材料价格抬高,产业构成中的钢铁、石化、机械制造和装备工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另一方面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挥之不去,产业同构、重复建设,造成了部分机电产品仍然滞销;部分企业还是沿袭粗放型生产模式,以资源高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非成本代价来进行无序竞争。因此,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资源、环保三重约束。为了避免重蹈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一哄而上”、“产值攀比”的覆辙,必须引导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方政府、企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集约化、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三大约束寻求高效的化解之道。 $$1.市场约束下的出口导向选择 $$从长远来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市场定位应为出口导向型。目前,南北三角洲、海峡东岸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对接,往往有市场寻找型、低成本寻找型、资源寻找型和技术互补型这四种。市场寻找是区域外产业涌入福建的主要动机。福建的人均GDP收入在全国排名第六位,人居环境和消费需求都有很大的潜力,区域外产业向福建扩散正是看中了这点,这就使得我们在当前阶段不得不以市场换产业,让出市场是为了形成产业集群;只有做大做强产业,才能在下一阶段恢复本省市场并有能力占领区域外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目前,福建企业的出口导向生产模式无非有来料加工、贴牌生产(OEM)、项目外包等,“福建制造”总体上面临着如何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利润含量;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制造能力升级;加强环保力度,提升绿色制造分量;熟悉国际惯例,排除技术、市场、制度壁垒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只有主动地对接南北三角、海峡东岸的产业和资本,同时更主动地接受世界产业的转移,才能渐进有序地开拓国际市场,以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更大张力来突破市场约束。 $$2.资源约束下的技术创新选择 $$在工业化加速的条件下,福建对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的需求量将直线上升,同时,由于本省工业资源相对贫乏,大宗原材料如橡胶、铁矿、棉花等初级产品的进口形势也将十分严峻。福建和台湾都不是一个工业资源丰裕的省份,从外部输入资源将是海峡两岸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破解资源约束的途径不应完全依赖海外输送,而应该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资源消耗比率。首先要大力推广节能技术、省能生产方式、新型清洁能源以及循环经济的资源多次利用方式,通过各种节能和环保的法规强制清理或逐步消除各种高耗能的产品,使单位GDP的石油、煤炭、钢铁等初级产品消耗比率下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确保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化翻番目标建立在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资源节约的另一要点是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共享基础设施,如机场建设、港口设置、电网架设、高速公路修建、污水处理等,越是统一规划越是节约投资,而且实现圈内资源共享,提高整体资源利用效率。资源节约还有一要点是产业合理分布,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各个地区之间避免产业同构,不仅可以获得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减少资源无效投入;此外,按照产业链的分工而进行产业集聚,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循环利用,也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环保约束下的绿色产业选择 $$福建“天生绿质”,生态资源丰裕,绿色经济所占比重较高,经济环境和人居环境在全国都有优势。但不容置疑的是,福建的生态环境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又存在逐渐恶化的倾向,福建的环保黄灯已经亮起。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应根据福建山地连绵、丘陵遍布、水网交织、入海口众多的特点,提前作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环保一体化的规划,制定沿海与内陆、山区与城镇各有区别又有侧重要求的环保标准,给出福建省劳动密集型、土地占用型、资本集约型、技术生长型不同产业聚集区域的不同环保要求,遏制矿山滥采、工业排放、城市扩建的生态灾难,营造农业绿色采集、工业绿色制造、城市绿色人居、市场绿色消费的环境。特别强调的是,对闽北、闽西的绿色森林资源要实施保护性开发,禁止滥采滥伐;同时不宜过度铺展工业项目,或者只能允许资源低投入与低能耗的集约型加工业,通过技术创新把原材料深加工的附加值留在福建;而且,这些地区的产业演进序列也可以不通过工业化阶段,直接由农业跨越到第三产业,着重发展旅游服务业,甚至通过保存和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绿色家园,在内陆地区吸引高科技企业落户,这在国际上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先例。 $$总之,破解三大约束的长期而有效利器是绿色GDP的提倡。绿色制造与绿色消费应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经济特色,按照生态农业、清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的环保要求进行区域环保一体建设,既可以拓展国内与国外市场,又能够降低资源消耗,保护国内不可多得的生态环境,做到一举三得,有利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 确立海洋指向 寻求蓝色崛起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最大特色是“海”,福建要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必须确立“海洋指向”,以临海工业、沿海城市、海外贸易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基调,构建充满张力和宏大承载力的“蓝色产业带”。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色调有三种:一是以“翠绿”为基调的内陆产业带;二是以“橘黄”为基调的沿海产业带;三是以“深蓝”为基调的海峡与远洋产业带。以往我们只提内陆与沿海,没有大洋意识,造成福建区域定位的“三缺一”;而今我们强调福建的自然资源禀赋应包括“海峡”与“大洋”这一块,在“翠绿”与“橘黄”之外加上“深蓝”,将使海峡两岸经济区具有更大的资源空间。为此我们建议: $$第一,强化“海峡经济”。台湾海峡南北约205海里,东西宽108海里,平均水深50米,最浅处仅10米,具有明显的大陆架海洋特点,同时又是西太平洋航道的最捷海路,是东北亚通向南亚、西亚的首选航道。台湾东部山高地少,只有西部才有台西平原和嘉西平原的开阔地,福建亦是西部丘陵东部平原,闽台虽为海峡分隔,但两省人口、城市、产业、资本均是环绕海峡而设置,海峡两岸集中了GDP3500亿美元,经济总量超过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世界任何一个临海国家的海峡经济所不可比拟的。因此,海峡两岸应利用这种地缘优势,冲破人为藩篱,发展海上物流,强化海岛贸易,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两岸产业分工,更多地吸引东岸资本到西岸投资,促进环海峡经济圈的实质性建成。 $$第二,构建海洋经济的宽广平台。广义的海洋经济不仅是指海洋捕捞、海水养殖,还应涵盖海货加工、海底采矿、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生态环保、海洋休闲观光旅游体育,三大产业都占全了。而且海洋经济的产业链还因为临海工业区、港口经济圈、海上物流与贸易的“点”、“轴”、“线”而延伸和增大,具有广阔的做大做强前景。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从陆地为主转变为陆海并进、兼顾远洋近海,加强与海峡东岸在远洋航运、远洋捕捞、远洋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外围形成一条宽阔漫长的“蓝色”产业带,开拓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海洋经济增长点。 $$第三,重振“东南海上门户”雄风。福建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成为国家的通商门户、“洋务”活动的基地,漫长的海岸线还是闽人下南洋、闯海外的起点。在经济全球化兴起的今天,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福建历史传承的海洋情结。如果说浙商温州人是以内地扩张为主的话,福建人的天生本性是走向大海,征服远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就必须强化大洋指向、远洋意识,不仅“走出去”,而且奔远方,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地做好海外劳务输出、海外投资置业、海外经商办企、海外文化输出等项工作。从海峡迈向大洋,不仅具有蓝色产业前景,更重要的是,这个发展方向还将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为海峡两岸找到更加辽阔的商圈。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提升,随着东盟10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加强,随着南太平洋、欧盟各国相继给予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我们迎来了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准入机遇的升级,因此可以获得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宽松的进口待遇,减少因为“倾销”而引起的贸易摩擦,从而确保福建的出口导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 引导地域分工 倚靠特色崛起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从空间架构的角度研究资源配置的优化途径,以产业与市场演进的宏观整体为视角,把握区域环境与资源禀赋的结构功能,才能抓住区域经济运动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内在规律,构建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目前,各个设区市纷纷提出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对此,我们认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既要弄清定位,又要摸清区位,还要理清“升位”对策。“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位”生“势”,“势”养“能”,“能”致“益”,只有对不同区域的区位特征有透彻洞察,才能扬长避短,养精蓄锐,推出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分工与大协作的重大举措,迅速提升各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资源分布状况,福建省的不同地区应有不同的定位特色,避免目前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的一哄而起、重复建设、资源分割的倾向,寻求经济一体化基础上各个地区的比较分工优势。我们的设想如下:福建沿海城市带的中部地区,即目前的福、厦、泉三大中心城市簇群主要承接世界产业东移的机遇,化解福建省“海洋指向”所遇到的市场、技术、资本、制度等壁垒,构建更加适合于台湾产业与资本西进的发展平台,同时在“港口经济”产业链的助推下形成数个百亿体量的产业集群项目,以“出海口”和“入海权”的经济地理优势获得内陆经济腹地对海上通道形成依赖,进而担当环海峡经济圈的内层循环系统,成为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具竞争力的板块。福建省沿海的南北两翼,即闽东北(含宁德市)和闽东南(含漳州市)应利用其沿海、沿边和靠近邻省经济重镇的地理优势,着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边缘触角进行跨越行政区划的直接融入,通过交通对接、城市同盟、市场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种举措而全面提升竞争力,并逐渐形成跨省边界的经济增长新核心,成为浙粤两省要素注入和市场开放的堡垒,形成两翼启动、带动中心的承接格局。福建省的内陆地区,闽西北应以邵武、南平、武夷山“绿三角”为区域经济核心,着力推进绿色产业化,包括“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绿色通道、绿色休闲旅游等,强调“错位”发展,提供后工业化的生态环境与上海等长三角中心城市跨区域对接,进而在引进高层次生产要素的同时开辟更大的市场空间;而闽中的三明、永安等老工业基地则应与沿海产业形成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直接成为沿海工业的原材料供应链与加工链的重要环节,承接沿海因为饱和而溢出的部分西移制造业,进而建成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装备工业、冶炼工业、新材料工业的闽中“一字形工业走廊”;同时,作为闽西南的龙岩、漳平、连城、长汀“北弧圈”与永定、上杭、武平的“南弧圈”要在聚集资本与产业的基础上形成“十字架走廊”,着重发展采矿业、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同时打通福建与珠三角内陆地区的联系,为厦门这个国内外闻名的“出海口”开拓西部广阔的经济腹地,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西进”通道上的重要枢纽。 $$总体而言,未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应该富有东南特色,即农业产业化趋于成熟,制造业按照国际需求定位,海峡两岸产业与资本高水平互动融合,沿海城市簇群发挥核心增长极作用,环海峡经济圈按市场化分工协作,闽台文化、科技、教育通过交流整合而呈现突出地域特色的一个富有活力、张力和向心凝聚力的新兴区域。这个区域不仅具备南北三角洲区域经济对接的广阔前景,而且具备两岸合作交流的鲜明特征。因此,以其鲜明独特的区位优势,踞东南以雄视中原,携海峡而冲出东亚,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崛起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