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资源库!
全部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书 期刊 报纸
高级检索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
作者: 窦欣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集体土地产权
描述:不断增加,并已成为加快地方城市化和提升整体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资金来源,各地方政府也形成了以“土地财政”为典型代表的财政运行模式,即将回收、回购的国有土地或征收的农村集体土地转为收储土地,转让其若干年的使用权,以此收取土地出让金,并将土地出让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财政开支。由于收储的土地大部分来自于农村集体土地,因此,土地财政主要来自于农村集体土地的级差地租,其实质是国家对农村集体财产性收入的侵占。 由于土地财政具有的这种性质和特点,其存在的合理性、负面性以及可持续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首先,从合理性上看,土地财政的真正来源、农地征地补偿不足、土地出让金支出使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这些问题能否被合理化解直接关系到 “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顺利推进。其次,从其存在的负面性上看,土地财政与当前房价居高不下有着密切关系,土地财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房价的调控政策也难以发挥其应有效力。持续攀高的房价不仅引发亿万民众的不满,同时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再次,从可持续性上看,由于土地属于稀缺资源,并具有不可再生性,其供给的有限性与需求刚性之间的矛盾突出。但是受我国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影响,地方领导在任职期间,过度倚仗土地财政,无视代际公平,大肆批租土地,获取短期利益,甚至出现“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地方财政风险,长此以往土地财政也难以为继。 因此,我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土地财政收支与利益分配问题,更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社会经济问题。它既是一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内容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实践问题;既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既有历史成因在起作用,也有现实社会经济背景变化带来的影响;既有体制性缺陷,也有制度性的深层弊端。鉴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制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对此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以界定土地财政性质、揭示问题成因,提出完善征地及相关制度,矫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本文共分7章,具体章节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介绍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作为选题的意义、研究目的和前人对这一论题的研究程度。文献综述是对国内外专家学者针对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包括土地财政的表现形式、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土地财政与房产税调控等方面。前人对土地财政相关问题的研究,是后继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在此之上,导论的后半部分阐述了本论文写作的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以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主要是关于土地财政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土地财政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土地财政的性质以及特点.本文所研究的土地财政为狭义的土地财政,即土地出让金的收支与分配关系;其本质是对农村集体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侵占,并且具有快速膨胀性、不稳定性、不可持续性、地方主导型与隐蔽性的特点。之后,对土地财政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包括地租地价理论、征收补偿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土地税收理论。这些内容为以后研究土地财政问题做好理论铺垫。 第三章分析了土地财政发展、现状与问题。本章首先对我国土地公有制改造进行了回顾,在确立城镇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公有制后,我国土地财政才具有了开始和发展的可能。然后,分别对土地财政制度发展演变、土地财政形成过程、现有土地财政规模以及土地财政管理、分配、使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在梳理土地财政现状的基础上,在本章的最后一节分析了当前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土地财政形成的根本制度问题、土地财政风险问题、土地财政收支管理问题以及分配使用问题。 第四章是关于当前土地财政出现的原因分析。主要从三方面论述,即地方财政体制原因、我国的土地制度原因以及政治体制原因。首先,结合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体制问题展开论述,以期从财政体制角度来分析土地财政现象。本文认为由于事权、财权划分不合理、地方税收体系不健全,转移支付体系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基层政府财政困难,而地方公债尚未允许自主发行,财政缺口无从弥补。地方政府寻求依靠掌握的土地资源“因地生财”,缓解收支矛盾,这也是地方政府解决财政收支缺口的“便捷”途径。其次,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土地产权制度的问题与缺陷,以及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与关系。我国的土地产权制度掩盖了土地交易中不公的事实,这也为地方政府发展“土地财政”提供了可能。最后,从地方政绩观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财政出现的原因。地方政府考核制度过分强调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是土地财政出现的内在动力。本文从地方政府的界别机会主义、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约束制度软化等方面分析了土地财政出现的内部原因,旨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 第五章分析了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章第一部分分析土地财政对我国地方经济与财政的影响。不可否认,在我国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与财政收入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土地财政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通过土地财政,地方经济与财政被房地产业绑架,房价飙升,引发了近年来政府严控、百姓热议的房价问题,本章第二部分分析了土地财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这其中主要涉及我国房价居高不下,保障房建设缓慢与土地财政关系的问题。最后,分析了土地财政对三农的影响。土地财政主要来自农村集体土地的级差地租,而在其分配、使用上则倾向于城市,农业、农民、农村都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受到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这样的规则无疑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这与当前我国加大“三农”扶持力度的要求背道而驰。从短期看,土地财政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分析,土地财政存在着诸多风险与危害,必须坚决予以治理。 第六章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分析其他国家(地区)地方政府有关土地财税的状况和特点。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现象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发达国家(地区)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经验,参照市场经济特点,总结和借鉴他国有关土地财税的有益做法和先进的制度规定,并对如何改善我国土地财政状况得出启示。 第七章是对改善地方土地财政状况的政策选择。本章在立足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治理土地财政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健全地方主体税种。土地财政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收支缺口大。为此,完善我国现有的财政体制,首先是要尽快开征房产税,增加地方财力水平,同时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上市。在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要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直接上市,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权同利同价”,政府从土地交易的直接参与者撤出,通过税收方式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再分配。同时要规范征用土地制度,明确征用土地范围,提高被征地者补偿标准,健全被征地者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从完善政治体制角度出发,改革当前扭曲的政绩考核制度,树立正确的执政观。要建立多维的政绩考核制度,矫正地方政府“唯GDP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合理确定政府职能范围,实现政府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向管理者的转化。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权利,增加群众参政议政权利,有效参与和监督政府决策。 总之,本文对土地财政的现状、形成的原因以及矫正土地财政的对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是:首先,对土地财政收入的性质进行界定。明确了土地财政是国家对农村集体财产性收入侵占的实质,这对分析土地财政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应如何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财政提供了基本依据。其次,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原因进行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大部分从规范分析的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并没有对形成土地财政原因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在对土地财政问题形成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后,根据各原因特点选择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变量,建立了影响我国土地财政规模的实证分析模型,以此对过往的规范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此外,还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组进行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土地财政规模影响程度的区别,以便深入分析各地土地财政形成的具体原因。再次,拓宽了土地财政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视角。由于土地财政主要是来自城市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其使用方向集中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因此,学者对我国土地财政影响的研究多是关注到土地财政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房价攀升等方面内容,而对土地财政与“三农”的影响分析较少。可是无论从土地财政的来源,还是从其形成的原因、使用分配的合理性上分析,土地财政与“三农”关系密切,研究土地财政的视角应拓展到“三农”领域。本文在对土地财政的分析中,从土地财政的来源、形成的原因、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以及最后的解决对策中,都将“三农”问题贯穿其中,增加了土地财政研究的宽度和广度,也为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角和深度。 由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限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文章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研究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对影响土地财政规模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本文所选的变量是依据本人理解和数据可得性选取的,可能会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另外,每个影响因素仅选取一
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理财产品的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 于江漪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财业务 理财产品 收益
描述:市场,面向个人、法人客户推出各式各样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也越发激烈。工商银行是国内大型商业银行中最早成立资产管理部门的银行,专门的代客理财团队在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与发行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灵通快线”便是工商银行理财业务团队设计推出的一款主打理财产品,该产品推出后很快被市场接受并受到极大的好评。随着个人客户日益觉醒的理财观念和现金管理意识,以及个人投资者在资本市场剧烈震荡中避险情绪的加强,使得流动性较好且风险相对较低的无固定期限理财产品的需求有了更强劲的增长。无固定期限理财产品也成为了各个银行为顺应客户需求抢占市场份额而重点主推的理财产品。“灵通快线”便是在这样的理财需求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既为客户提供了实时申购和赎回产品、资金即时到账的便利性又给客户带来高于同期限普通银行存款的收益。为客户实现日常闲置资金的自动投资,投资收益接近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灵通快线”的主要投资标的为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也可投资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提供的存量信贷资产转让项目和新增贷款项目以及企业信托融资项目类投资管理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贴现(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本外币货币资金市场安全性较高的其它投资管理工具等.投资标的风险水平相对较低,使产品的风险收益结构也定位为低风险、低收益类型。“灵通快线”的上市也推动了国内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设计的新模式的探索。本文分析了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理财产品风险-收益结构,总结归纳出了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般将面临的投资风险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总结了投资者购买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理财产品面临的投资风险类型,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提前赎回风险、不可抗拒外力风险。同时,本文分析了“灵通快线”理财产品的收益来源,本金、收益支付流程和收益的计算方法。并总结该产品具有“流动性高、收益性高、安全性高、交易方便”的特点。本文评价“灵通快线”理财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自身暴露出的缺陷,和同比其他同类产品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分析出“灵通快线”下一步拓展市场的策略。 本文对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理财产品所处的市场环境及产品本身的优劣势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灵通快线”理财产品的市场机会是依托工商银行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先进的网络、软件研发技术以及雄厚的客户资源,处在理财业务高速发展,客户财富日益增长,理财需求不断加强的市场氛围中,凭借自身的专业化团队优势、产品品牌优势,“灵通快线”的市场发展充满了市场机会。产品面临的威胁是,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产品发展迅速,投资者面对更多、更优的理财选择时,如果“灵通快线”忽视发展与创新,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必定会流失一部分市场份额。产品自身的优势是,“灵通快线”是同质产品中最先开发的产品,并在市场有一部忠实客户,也连连获得理财市场的荣誉称号与客户的好评。产品发展起步早,带动了产品管理平台、管理流程相对完善与成熟,并一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为产品继续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产品面临的劣势是,产品设计本身存在收益结构单一、投资管理不够灵活的缺陷,产品管理风格受企业文化的影响相对保守与稳健,无法适应对风险偏好要求较高的优质客户的理财需求等。本文才运用了波特五力分析方法,具体剖析了“灵通快线”在市场拓展与竞争过程中将面临的五大要素。包括:投资标的对理财产品收益、理财产品风险收益结构的影响、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的需求和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的影响程度、同业其它产品与“灵通快线”相比较,“灵通快线”存在的不足与优势、银行理财业务市场中新兴的创新性产品的特征及“灵通快线”面临的综合市场竞争环境。本文使用STP方法及4P分析方法对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理财产品的目标市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理财产品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发展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了“灵通快线”理财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领先优势,在同质产品中处于优越的地位,设计合理。产品资金存量稳居同业首位,资金增量余额增长率领先同业。其他指标如资金到帐时间、渠道的多样性、办理手续复杂度、产品推广的效果等方面,客户满意度较高。但与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相比,“灵通快线”仍有许多需要改进和补充的地方。甚至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已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例如,“灵通快线”没有根据客户购买产品时间增加而使理财收益递增,使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便利,也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另外,建议产品使用开源、灵活的设计模式,使产品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财服务,最大的程度的满足客户多层次的理财需求,建立一只强大的、功能全面的综合性理财产品。
基于绩效激励的企业年终奖所得税筹划研究
作者: 王秋彦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绩效激励 年终奖 个人所得税
描述:,利用税法条款,通过合理筹划,企业和个人可达到节税目的,增加实际收入。2011 年 9 月 1 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为企业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据了解,目前企业常常会面临以下
税收筹划及其法律问题的分析
作者: 张琳琳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04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税收筹划 法律问题 避税
描述:。主要有七种方法:1、企业设立的税收筹划,又包括(1)组建形式的税收筹划,分为股份公司和合伙企业的选择;子公司和分公司的选择。(2)投资方向的税收筹划,我国现行税法对投资方向不同的纳税人制定了不同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以我国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为契机
作者: 孙涵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05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增值税 转型 会计信息
描述:五十来年的时间里,增值税迅速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至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增值税。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选择了消费型增值税,而我国于1994年税制改革时开始实施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这种类型的增值税为保证我国当时财政收入的稳步提高,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并显现出一系列问题,如生产型增值税没有彻底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有悖于我国鼓励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产业如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产业政策的目标、不利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竞争等等,增值税转型迫在眉睫。为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他国家增值税发展和改革的先进经验,及时发布了增值税逐步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的相关文件,并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从东北开始试点,逐步推向全国。 在我国当前的税收体系下,增值税一直是税收收入中比重很大的一个税种,考虑到增值税的重要地位,笔者以为有必要对增值税转型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一番研究。关于增值税转型问题,有许多见于财政学方面的研究文献,在会计学领域,专门研究增值税转型和会计相关问题的文献并不多见。考虑到这些,本文试图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对增值税转型给企业会计信息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从理论上探清企业会计信息在增值税转型的影响下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增值税转型的实际情况分析在增值税转型试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就具体内容而言,全文共分六章,分别是: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增值税基本理论和文献回顾”、第三章“国内外增值税类型的选择和我国增值税转型现状”、第四章“增量固定资产和存量固定资产对企业收益类会计信息的影响”、第五章“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收益类会计信息的影响”、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前言”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增值税基本理论和文献回顾”首先简要介绍了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和增值税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比分析; 在文献回顾部分,笔者概述了国内外与增值税转型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详述了给本文的研究带来重大帮助的一些文献。其中有关增值税转型过程中对所涉及固定资产进行增量固定资产和存量固定资产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尚未采纳相关增值税制度条件下利用原有市场数据加入新规定的调整因素进而展开的“模拟研究”方法对本文的启发很大。 第三章“国内外增值税类型的选择和我国增值税转型现状”简要分析了世界各国对增值税类型的选择以及我国在原有增值税制度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对增值税转型做出的选择。 第四章“增量固定资产和存量固定资产对企业收益类会计信息的影响”是文章的数学推理部分。本文基于以前的学者对增值税转型过程中涉及到的固定资产所作的增量固定资产和存量固定资产的分类,结合国际上其他国家对于存量固定资产处理的不同做法,分别不同情况对增量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以及它们二者联合起来对企业收益类会计信息的影响从数理上进行了细致地推导,得出了各会计信息中收益类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 第五章“我国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收益类会计信息的影响”是文章的实际数据测算部分。由于我国增值税转型试点刚刚开始,所以还没有现成的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因此笔者以2002年和2003年的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制造业的367家公司数据作为样本,按照我国增值税转型实践中对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法,模拟增值税于2003年初开始转型,根据第四章推理出的公式测算出我国上市公司收益类会计信息因增值税转型而受到的影响。 第六章“研究结论和建议”是文章的结尾部分。这部分首先总结了前面两章的数理推导和数据测算的结果,肯定了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收益类会计信息带来的具体影响。 接着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展望了在我国增值税转型实践中这种影响可能带 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正面效应是因增值税转型试点带来的会计信息的提升,给东北地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条件;负面效应是在国内统一的市场环境下,由增值税转型试点引起的不同地区之间税收负担和会计信息的不同可能诱发为了争取优惠政策而虚假投资或转移利润的违规行为。笔者认为解决这样的负面效应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是加强税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和会计信息监管部门等相关各方的联合监管;二是加快促进转型向全国铺开以消除转型试点带来的地区差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因增值税转型试点带来的负面效应问题。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指出了本文在研究范围、数据测算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缺陷,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理财研究
作者: 田野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边市场 交叉网络外部性 第三方理财
描述:是传媒产业,比如报纸和电视就同时服务观众和广告商,而在一些新兴的产业中也不断出现双边市场,比如第三方理财市场。基于双边市场结构的影响,第三方理财相对于传统个人理财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如何在市场的两边进行平衡以使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利益最大化成为了其发展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且缺乏系统性,而根据国外理财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第三方理财是大势所趋,是日后财富管理的主流,第三方理财发展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财富管理体系发展的好坏。因此,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对第三方理财的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双边市场理论进行阐述和梳理,并结合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对第三方理财的双边市场特性、理财机构定价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出第三方理财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希望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或研究机构提供初步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第三方理财的健康发展。 由于第三方理财具有双边市场的特性,并存在显著的网络外部性,因此,本文试图对双边市场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和述评,为第三方理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这些理论主要涉及双边市场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定价策略。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本文介绍了第三方理财的定义、特征和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第三方理财的双边市场特性,并从注册费收费模式和交易费收费模式两个角度重点研究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定价策略问题。 第三方理财是指独立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之外,由中介理财机构独立为客户提供的综合性理财规划服务。第三方理财机构面对两类客户——金融产品开发商和高净值客户。第三方理财的主要特征是理财的独立性和全面性。独立性是指第三方理财可以不受其他任何金融机构的影响,完全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量身定制理财计划,独立性保证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平台企业性质,其主要功能不是销售产品,而是提供专业的中介理财服务;全面性是指第三方理财能够通过融合各种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根据客户不同的理财需求,为其提供包括基金、证券、债券、保险等金融产品的全面性理财服务。虽然第三方理财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是其发展十分迅猛。相关数据显示,从所开的账户来看,2009年第三方理财服务公司占据了整个财富管理服务行业逾7%的市场份额;而从客户数量来看,市场占有率达到8%。 第三方理财具有显著的双边市场特性,根据其市场的结构和理财机构的功能可以看出,第三方理财属于需求协调型的双边市场,其功能除了促成双边客户进行交易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为双边客户提供专业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通过这种服务将双方串连起来,实现第三方理财的价值。第三方理财的双边市场特征主要包括:第三方理财机构作为平台中介商,将理财需求者和产品提供方的互补需求匹配起来,通过双方需求的满足实现平台价值获取收益;理财需求方和金融产品开发方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交叉网络外部效应;第三方理财机构作为平台中介商,其对市场双边客户的定价存在着非对称性。 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定价策略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注册费收费模式和交易费收费模式两种收费模式,并结合国内市场上比较成功的案例——“诺亚财富”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采用注册费收费模式,还是交易费收费模式,第三方理财机构都会对用户或者开发商进行价格补贴,但是补贴的来源有所不同。在两种收费模式下,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定价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因为双边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效应而存在着非对称性。第三方理财机构倾向于对交叉网络外部效应较高的一方进行价格补贴,而对这种效应较低的一方制定一个较高的价格。当然,这两种收费模式并没有优劣之分,而要根据用户和开发商的特性进行合理的选择。 第三方理财相比传统理财业务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客户利益最大化、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独立全面的理财服务等等,可以更好地吸引优质的客户资源。当然,其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比如复合型理财人才的匮乏、政策法律的缺失、征信系统的落后以及传统理财观念的制约等等。为了更好地促进第三方理财的发展,理财机构本身应该更科学地制定定价结构并加强各领域的金融合作,而政府则需要大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速征信系统的建设。 总之,随着相关法律的完善,社会诚信的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理财服务的不断创新和丰富,我国第三方理财定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投资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研究
作者: 孙申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销售理财产品 技术接受模型 网络外部性
描述:购买理财产品使用意愿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五点结论:(1)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网络外部性、感知风险这四大要素对网络购买理财产品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这四大因素中,除感知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研究
作者: 王晓周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05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纳税筹划 税负转嫁 财务管理
描述: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势必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讨论了笔者选择财务管理活动下纳税筹划进行研究的原因。同时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基本的方法 第二部分: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该部分论述了纳税筹划的概念,内容,特点,必然性以及和财务管理的相关性。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许可和反避税条款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安排,来实现税后利益极大化的经济行为。它与偷税、逃税不同,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它包括节税和合法避税,税负转嫁。具有合法性、超前性、目的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等特点。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依据揭示了其出现的必然性。首先,纳税筹划是企业的最大和最基本的权利,我们必须承认纳税人的权利,即承认纳税人有不需要缴纳比税法规定更多的税收得权利.其次,纳税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有降低税负的主观动机,而且税收法律的不完善和某些优惠政策提供了客观的条件。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有缩小课说基础、适用较低税率、延缓纳税期限和合理归属所得年度,企业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所采用筹划方法都是在这些思路上发展起来的. 最后,本部分分析了纳税筹划和财务管理的相关性,并认为两者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主要的,纳税筹划应该服从于财务管理的目标。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目标下的纳税筹划目标研究。 作者主要分析了两种财务管理目标——税后利润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优缺点,得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财务管理目标下纳税筹划行为的特点,认为税后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纳税筹划的重点应放在企业的纳税收益和成本的平衡,选择具有最大税后利润的方案。而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纳税筹划应关注税金对现金流的影响,考虑时间价值,选择税后现金流量最大化的方案,而且税后现金流现值最大化应该是企业纳税筹划的最终目标。 本部分的最后则对纳税现金流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税后现金流量现值最大化的目标下,由于纳税现金流是一种刚性约束。因此当纳税现金流不足的时候,以损失税后利润的代价去追求纳税现金流的充足有的时候是必要的。 第四部分: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本部分结合财务管理的三个方面,论述了纳税筹划在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中的具体应用。 筹资中,由于负债的税负效应,可以减低企业的税负,同时提高企业的权益净利率,相应的也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因此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是筹资的纳税筹划重点。另外,租赁和赊购也存在纳税筹划的可能性。 投资阶段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阶段。投资的筹划要在投资地点、投资行业、投资方式和组织形式方面进行准确的比较,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当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不容忽视的。对于企业来说,在企业利润分配阶段,与税负有关的问题是保留盈余,因此,为了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这一阶段的筹划重点就在于此。同时,再投资退税对于外资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部分是我国纳税筹划的发展前景。本部分主要研究税收筹划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使人们意识到纳税筹划事业在我国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故本文力图从财务管理学的角度,将财务管理活动引入纳税筹划领域,在两者的接触面上对纳税筹划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纳税筹划选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缩小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
作者: 郑涌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缩小差距 地区财力
描述:迅速扩大,针对地区差距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多。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各地经济发展速度不一、公共服务范围扩展较快等原因,一些理论和建议已经与现实情况存在偏差,更无益于为未来政策提供参考。鉴于此,本文从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着手,探索缩小我国地区财力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财政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迅速从一个地 区发展较为均衡的国家变成一个地区间差距较大的国家。尽管2000 年以来,中央实施了均衡发展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等,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仍是地区间财力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无论是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还是基本公共服务指标,地区间差距都非常明显。对于我国这样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不仅在道义上说不过去,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和环境保护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历史原因,地区差距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2009 年世界银行总结经济地理的全球性经验表明,世界上没有哪个经济体内的各个地区能够完全均衡地发展。虽然有一些国家实现了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大体均等,但我国是不可能做到的。国内外经验证明,寄希望于完全通过市场魔力来解决地区间差距问题只是一个幻想。市场的力量不会自动使稀缺的人力资源和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而是倾向于将经济增长所需的生产要素引向发达 地区。如果说现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已经相差不多,那主要是由于政府干预措施所创造出的一种均衡。因此,我国政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以及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和必须坚持的。为缩小地区差距,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用转移支付手段,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已经运行18 年,国家整体财政实力大为增强,中央政府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再分配调节能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机已经较为成熟。但不能回避的是,前进的路上仍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需要全社会形成统一认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本文主要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研究”十二五”期间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缩小我国地区财力差距的路线图。即通过进一步深化财政税制改革,确保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调整现有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政府债务体系建设,为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和财政学经典理论,以某一特定的空间为单元,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核心,以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问题为主线,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探索我国缩小地区差距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思路。全文共分为八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地区间财力差距问题,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何在?主要阐述地区间财力差距的内涵和范围,研究地区差距的思路、对象和方法。地区差距是个复杂的多面体,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察,既可以比较经济指标、社会指标、财政指标,也可以比较当年的收支增量和财富存量;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既可以比较绝对额,也可以是相对数。不同的分析结果,为我们准确判断和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第二章是区域发展理论概述和国内外经验借鉴。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侧重研究各地理区域的特点,目的是提高区域经济的效率,并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其中,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等都是空间均衡论代表,即通过市场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提出的累积因果论,认为市场机制倾向于扩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差距,只有加强政府干预,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才能实现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难题,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都曾遇到过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英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地区间差距和民族问题、资源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是威胁一国政权稳定的重大隐患。尽管国情不同,但上述国家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均等化制度设计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区域发展的历史演变。本章力图通过梳理我国区域发展的历史脉络,阐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而且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根源。历史上,地区和民族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大的时期,往往也是战争和社会动荡频发时期;太平盛世时期,老百姓丰衣足食,各民族融合共处,地区间差距较小。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追根溯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地区差距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史为鉴。 第四章主要分析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本章主要对2000-2010 年我国各地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主要反映地区发展差距指标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以期准确判断我国地区间财力差距变化的现实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制定区域均衡政策提供参考。 第五章从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四个方面,研究当前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欠发达地区大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少数民族聚集等在空间上重叠的状况,更增加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族多元化等四者之间需统筹规划、综合平衡,不能厚此薄彼,简单的经济第一,而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民族问题放在后位。 第六章主要研究我国缩小地区财力差距的战略和趋势分析。为更好地制定今后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首先要对未来地区间经济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导致地区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基础、区位特征和人文环境等要素条件将继续存在,同时,抑制差距扩大的有利因素也在形成。“十二五”时期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要实现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还有一些观念和制度上的制约因素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 第七章主要论述建立健全财政体制是我国要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的重要保 障。本章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描绘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即政府通过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确保中央宏观调控能力(既不能超过集权的“上限”,也不能超过分权的“底线”),调整现有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社会和谐和稳定。 第八章是设计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发展的目标是“人”,而不是“物”,不是简单地缩小地区之间经济总量的差距,而是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因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是我国区域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只能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有序推进,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能知难而退。 三、创新之处和不足 本论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经验,通过产业布局、社会迁移、投资、税收、转移支付等多种手段,避免就财政论财政的狭隘,破解地区间财力差距过大的谜局,为解决地区间差距过大的问题开拓了更宽的视野。二是本文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简单地缩小各地区经济总量之间的差距,而是解决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失衡。其中,人是核心要素。根据地区环境资源承载力,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形成各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保证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资源永续利用。三是充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计量手段,对各地经济、财政、公共服务水平现状进行评价,并对未来趋势进行判断。四是本文以专业化的角度,针对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全面提出了下一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路线图,着重强调我国的现实国情要求中央财政必须保持适度的集中度,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必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才能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本文并未对我国省以下各行政单元的地区间差距做深入研究,政策建议也略显不够具体。今后必将结合实际,将这一课题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为政府决策和实际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财政分权、人口流动与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分析
作者: 刘晓川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2012 所属分类: 统计年鉴(全国性)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人口流动
描述:,对文中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经验检验,得到财政分权程度与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随着人口迁移率的增加,财政分权会扩大城乡义务教育的投入。 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较为显著的影响中国城
Rss订阅